赴英“支教”老师:媒体报道和真实情况不相符(图)
来自中国的老师教英国学生做眼保健操
中国老师带领学生上体育课
邹海连在赴英国教学前经历了层层选拔
在BBC的纪录片播出前,5名老师在英国一个月的时间里到底经历了什么仍然是个谜,不过从目前媒体的报道来看,已经将此事贴上了“水土不服”的标签。中西方的教育方式固然有差异,几位来自中国的老师在英国真的“水土不服”,师生之间真的那么水火不容吗?由于参与项目的教师和BBC签订了保密协议,目前尚无法对外透露在国外上课时的具体情况。
预告片中“学生不买账”
昨天,北青报记者在BBC官网上看到了《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纪录片的预告片,这个纪录片将于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播出上集。虽然尚无法了解到中国老师们在英国一个月的教学是什么状况,不过在剪辑出来的预告片中,中国教师“严肃”的教学模式和西方学生形成鲜明对比。
预告片中,中国老师指着黑板试图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不要提问题,带领学生做广播体操。而英国学生则有的在课上说话,有的在吃东西,有的甚至对着耳机的音乐左右摇摆身体。一名学生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满脸笑容地扔纸飞机。一名学生表示并不知道学习三角函数有什么用。也有学生表示,教授三角函数不如教授怎么纳税和怎么找工作。一位中国教师表示,英国学生与中国学生节奏不同,接受知识需要讲得更慢。
当事老师称媒体有误读
昨天北青报记者联系到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邹海连老师。邹老师介绍,他已经看到了BBC对他的报道,但报道内容和真实的情况并不相符。
“事实上没有媒体采访过我们,我觉得可能是BBC为了商业宣传刊登的一些言论。国内媒体也没有采访我,我觉得是存在误读的。”邹海连说。据邹海连介绍,当时参与该项目的一名老师评价了英国福利制度,引起了特别多的争议。“我觉得现在我也不适合评论这件事,只能说媒体存在误读。目前,我参与的项目已经结束了,等节目播出后,我觉得再发表观点比较合适。”
杭州外国语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参与项目的教师和BBC签订了保密协议,所以不能将课堂上教授的具体内容对外披露。
参与老师经过多轮面试
北青报记者从杭州外国语学校获悉,2014年下半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启动摄制名为“中国化的英国学校”(The School That Turned Chinese)系列纪录片,通过比较、学习、借鉴中国基础教育的理念、教学方法与课堂模式,为英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为此,该项目面向中国招收双语学科教师赴英短期授课并参与节目录制。经层层选拔,杭州外国语学校的数学教师邹海连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于今年2月至3月受邀赴英任教。
根据杭州外国语学校官网链接的消息,邹海连赴英国参加这个项目经历了层层选拔。BBC在选人时,要求第一教龄满5年;第二,老师从事英语语法、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学工作;第三是进行全英文教育。邹海连在杭州外国语学校剑桥高中任教多年,平常都是用英文给学生上数学课,所以入围了BBC的初选。初选之后,邹海连经历了多轮面试。
此前,邹海连对当地媒体称,BBC主要核实他的情况,包括教育经历、教学方法以及和该研究项目的契合度等。最后,BBC又专门找了一家独立机构,评估他的心理状况,包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等。
新闻内存
老师赴英“支教”早有先例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BBC策划的这档纪录片中前往英国教学的5名老师并非“头一遭”,早在2014年,来自上海的多名教师就曾前往英国进行短期教学。根据媒体报道,第一批29名赴英数学老师的课堂教育法在当地还吸引了附近大学数学系教授听课,并没有报道中的那么多“戏剧性矛盾”。
临行前,最受教师关注的其中一个问题是:我们能布置家庭作业吗?而对于这个问题,英方老师希望的是,“布置适量的,一小块一小块的作业”。对于这样的回答,老师们心里稍微有点底了。根据新华社报道,在这批数学老师在英国教学时,课程中穿插了中国小学生常用的“九九乘法表”以及竖式解题方法,帮助他们更快、更准确地完成数学计算。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回答和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
由于中国数学老师讲的运算方法浅显易懂,通过学习,学生们都能听懂,并能完成一些复杂运算。曾经前往英国进行交流的教师林磊说,在交流中发现英国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文化背景与中国有很大区别,英国学生的计算速度和熟练度相对中国学生较弱,她和其他参加交流的老师们正在这些方面努力探寻一些解决方法。
而另一位老师金向军则说,英国小学生非常好学,有时在完成了老师给的题目后,还要求老师再出几道题,这种现象在中国学生中比较少。“每当(英国)学生们学会一个知识点或方法时,都会特别兴奋,我觉得英国老师在对学生的肯定方面做得比较好。”
此前,英国教育大臣尼克·吉布曾经提出英国学校应该重拾“全班”教学方式,因为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中国取得了成功。所谓“全班”教学,就是老师用黑板或者其他工具指导所有的学生,同时用提问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方式上世纪50年代之前在英国一直居主流。随后,被以学生为主导的模式取代。尼克·吉布认为,学生主导的学习模式也有弊端,最主要的影响是很低效。为此,他才专程前往上海并邀请中国的优秀教师赴英国“支教”。本组文/本报记者 刘珜
见习记者/黄莜菁 实习记者/郑天仪 张楚乔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