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简介

2015年07月28日09:16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简介

25 张芸

26 郑兰荪

27 罗光祥

28 支月英

29 李振华

30 王其平

31 刘文婷

32 茹振钢

33 胡德刚

34 姜海燕

35 谭兰霞

36 刘业庆

37 黄平

38 赵天金

39 徐华

40 周宏军

41 曾维奋

42 崔昌华

43 郑璇

44 刘春华

45 聂政

46 周先巧

47 刘芳

48 徐菊萍

  25 张芸

  张芸,男,汉族,196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省福州市三中金山校区教师。从教29年,他坚持教育梦想,用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2008年,他患眼疾导致视盲,面对三尺讲台,他选择无悔坚守。7年来,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循声问学法”“胸有成案法”“生读师评法”等独特的教学方法,保障了学生的学业水平。他的艰辛付出赢得了学生的支持、信任和敬意,学生网络评教满意率达96%以上。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26 郑兰荪

  郑兰荪,男,汉族,1954年10月出生,民盟成员,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中科院院士。他关爱学生、谦虚和蔼、生活简朴、品德高尚,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亲和力。他荣誉等身,却主动要求为化学专业本科一年级讲授基础课,一直坚持至今。他主持了“无机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等多项教学改革项目。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创立了厦门大学无机化学博士点,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成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首批跨世纪人才计划专家、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等荣誉。

  27 罗光祥

  罗光祥,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横寨乡红卫教学点教师。39年来,他默默坚守在偏远山区学校,无悔付出,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积极筹措资金改建校舍,把教学点建设成全乡设施最完善的学校。他重视教学质量,教学点在历年教学质量检测中名列前茅。他注重学生安全,放学后坚持步行十几里护送学生。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

  28 支月英

  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她几十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龚全珍式好干部、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29 李振华

  李振华,男,汉族,193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沂源县实验中学教师。扎根沂源教育六十载,他无怨无悔,默默耕耘,为改变山区教育面貌倾尽全力。他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就拿出工资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生,60年共捐献9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00余名。退休后,他又将大半生积蓄捐出,建立奖学扶困基金。他用赤子情怀为老区教育事业奉献,教过近万名学生,赢得了老区人民的爱戴。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30 王其平

  王其平,男,汉族,1973年3月出生,山东省枣庄职业学院教师。他在钳工领域勤学苦练,以身示教,用高尚的师德和过硬的技能培育影响着一批批青年学子。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自身求学发展经历鼓舞学生,让学生对专业学习充满热情。他总结出“三检六勤”教学法,在教学中将理论、制作工艺、技巧、经验融为一体,指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生产实习。他所担任教学班的学生成绩优异,在历年的职业资格鉴定中合格率达100%,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等荣誉。

  31 刘文婷

  刘文婷,女,汉族,197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培智学校教师。她从事特殊教育23年,始终如一地为智障儿童上课和服务,无怨无悔地把青春年华献给智障孩子,使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健康成长。她用爱心点燃每一个残疾孩子的希望,让他们学会自理,还让他们学会音乐,登上了雅典特奥会的大舞台。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着师德大爱,她和这群智障孩子的故事也感动了无数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曾获河南省师德标兵、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32 茹振钢

  茹振钢,男,汉族,195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科技学院农学系教授。他从事小麦育种和作物遗传育种工作30多年,长期坚持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为国家培养了诸多优秀的育种人。他培育和推广的“矮抗58”成为国家小麦生产的支柱品种,被誉为“黄淮第一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带领他的团队年复一年在田野间试验小麦新品种,为麦农带去丰收的希望。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河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33 胡德刚

  胡德刚,男,汉族,197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梁子镇赵怡忠小学教师。他始终坚守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用自己的微薄收入支撑起困难家庭孩子的上学梦。面对学生少、班级多、课程繁的情况,他设立复式班级,以学生管理学生的思路,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即使只有几名学生,他依然坚守在这所以“战斗英雄”命名的学校,让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解决了偏僻湖区农家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希望工程20年“园丁奖”等荣誉。

  34 姜海燕

  姜海燕,女,汉族,198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族中小学教师。大学毕业后,她毅然放弃城市工作机会,扎根在大山深处,将自己对教育的热情、对学生的关爱倾注在三尺讲台上。她一直跨年级、跨学科教学,在高寒大山中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她用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感染着每一名学生,一个又一个后进自卑的孩子在她的鼓励帮助下重新燃起进步的希望。她是美丽高山上的“孩子王”,用爱点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35 谭兰霞

  谭兰霞,女,汉族,198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南省宜章县思源实验学校教师。她从乡村走出,又反哺乡村,扎根乡村教育。她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乡村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她把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她还借助互联网发动全社会来帮助贫困学生,为山区的孩子架起了一道道通往山外的美丽“天梯”,先后帮助80余个辍学孩子重返校园,被称为“网络妈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最可爱乡村教师等荣誉。

  36 刘业庆

  刘业庆,男,汉族,1967年12月出生,湖南省安乡县深柳中学教师。从教29年来,他秉持着“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的信念,不断创新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和行为养成教育有机结合,注重课堂教学的情景性、实效性,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理解社会现象,指导自己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湖南省刘业庆初中思想品德网络工作室”,他组织全省初中思品课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共同研讨立足课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兵、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

  37 黄平

  黄平,男,汉族,1957年10月出生,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从教20多年来,他不仅在机械科技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参与完成2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而且始终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把教书育人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传授给学生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培养和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学生眼里,他是一位良师益友;在同事眼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他人眼里,他是一位人生导师、精神引领者。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38 赵天金

  赵天金,男,汉族,197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教师。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请缨回到家乡,到乡村学校从教。他执着于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无论条件多艰苦、工作多繁重、学生基础多差,他都能体会到苦中的甜、繁忙枯燥中的乐、学生进步的喜。他以欣赏式的教育方法激励学生,让每名学生展现闪光点。他还以对民族教育执着的爱担起传承瑶族文化的使命,主编出版的《瑶语》教材,是全国首套针对中小学生的瑶语教学课本。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山区教师等荣誉。

  39 徐华

  徐华,男,汉族,196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教师。他以“耐住寂寞,坚韧做人”的态度长年超负荷工作,连续21年担任班主任。他带了7届学生,每一个班级均被评为市、区优秀班集体。作为“八桂名师”,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外作了近百场专题报告,感染和激励了许多教师。“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三十年、想国家民族三百年”,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情怀与承诺,也是他在教学科研中一步步践行着的誓言。曾获全国模范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一等奖、广西青少年成长成才导师等荣誉。

  40 周宏军

  周宏军,男,汉族,1957年2月出生,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新合村达佑小学教师。他是达佑屯教学点唯一的教师,42年来默默坚守在大苗山深处。在潜心教书育人的同时,靠一根扁担为学生挑来学习和生活用品,每个周末都要挑担跋涉40多公里的山路,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被称为“扁担老师”。他坚持学习,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深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优秀乡村教师等荣誉。

  41 曾维奋

  曾维奋,男,汉族,197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海南省澄迈县永发中心学校儒林小学教师。大学毕业的曾维奋在即将走上教育岗位之际,因意外事故造成腰椎骨断裂,下半身瘫痪。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拄起双拐,毅然站上讲台,这一站就是十四载。讲台上,他用双拐支撑身体,认真板书;讲台下,他艰难地挪移双拐,手把手辅导学生。他用爱施教,坚持家访,关心学生无微不至。他用双拐抒写人生,用高尚诠释师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海南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42 崔昌华

  崔昌华,男,汉族,197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海南省外国语职业学院教师。从教以来,从学生辅导员到学院领导,身份的变迁,没有改变他对学生的爱与责任。他坚持以育人为中心,积极探索实施“文明修身工程”等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成长特点的学生工作模式,努力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他四处奔走化缘,为学生创业实践筹集资金,建立6个校外实践基地,提高了学生就业率。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

  43 郑璇

  郑璇,女,汉族,198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作为我国第一位自主培养的聋人博士,她投身特殊教育,潜心研究手语,着力宣传手语,用灵动的双手为“聋”和“听”两个世界架起桥梁。她悉心研究教学方法改革,在全国首创“三位”课程教学模式,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近6年累计培养了720余名特殊教育本科和硕士人才。她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曾担任北京残奥会火炬手,曾获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重庆青年五四红旗手等荣誉。

  44 刘春华

  刘春华,女,汉族,197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教师。罹患脑瘤10年,始终以顽强的意志拼搏奋斗在教育教学工作一线。她秉承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的理念,潜心教育教学和学科研究,成果丰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国中职语文教师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市场,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一致好评。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等荣誉。

  45 聂政

  聂政,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中心小学向阳村教学点教师。他身残志坚,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偏远乡村教育。他真爱学生,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一个个山村孩子完成学业。他坚持学习,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他耐心细致,从课堂教学到作业批改,从班级管理到学生家访,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钻研教学,用生动形象的讲解吸引学生,教学质量优异。他潜心育人,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并带动影响了大批青年教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46 周先巧

  周先巧,女,羌族,198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叙永县枧槽苗族乡中心小学教师。作为85后的羌族女孩,她以一颗金子般的心和一桩桩感人的善举打动了师生和家长。她爱岗敬业,关心呵护每一名学生,建造“阳光小屋”,为少数民族山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她为学生募集几万件衣物、大批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具,个人出资和募集善款几万元,让1000多名学生和300多户村民受益,被亲切地称为“阳光妈妈”。曾被评为四川省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四川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47 刘芳

  刘芳,女,汉族,197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贵阳市第三中学教师。从教22年来一直扎根农村中学。2007年她因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双目失明,告别教学一线转任校内心理辅导老师。她用爱辅导每一个遇到困难的学生,帮助家庭困难、身体残疾、性格内向的孩子完成学业。她开设德育讲堂,建立校园广播站,通过大量访谈撰写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文章。她利用业余时间作了180多场道德报告,赢得社会赞誉。曾获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基层优秀党员等荣誉。

  48 徐菊萍

  徐菊萍,女,汉族,196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省贵阳市中心实验幼儿园园长。自1982年入职开始,她就与学前教育结下不解之缘,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幼教事业。作为省级示范幼儿园园长,她秉承“整合资源、共同提升、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认真组织开展“辐射帮带”“名园长工作室”“贵阳市教师实训基地”等工作,先后帮带了13所农村幼儿园,提高了这些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促进了园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曾获国家级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