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高考录取神秘面纱
■本报记者 万玉凤 7月20日发自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今天向媒体记者和公众开放本科招生网上录取现场,演示高招录取过程。
上午10点25分,记者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北区食堂五层的一间计算机房,这里就是人大本科招生录取的“大本营”。机房外,人大保卫处的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除佩戴相应证件者外,其余人员不允许入内。机房内,8台计算机摆成两列,电脑前的工作人员盯着屏幕上的网上录取院校客户端,正紧张地工作。
在院校客户端,工作人员要仔细查阅考生档案,确定专业级差,完成分专业录取。一位正在录取安徽考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工作量的不同,每个人负责3至6个省份,在各省份录取时,每完成一个录取步骤,都要进行书面记录,以避免遗漏。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生办主任李向前说,今年人大将录取新生2800人。截至目前,人大已完成了26个省份的录取,其中,自主招生考生61人,“圆梦计划”考生74人。
考生是怎么被录取的呢?“录取的学生都是在这个机房被网上录取的。”李向前说,录取流程主要是投档、阅档、分配专业及录取。在网上录取系统中,各省份的教育考试部门将考生的报考信息发送给高校招办的计算机客户端。
李向前表示,在录取过程中,学校先通过不断模拟调档确定最后的调档分数线,在阅档中,工作人员审阅进档考生的简历表、成绩表、体检表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然后为考生分配专业,确定最后的录取分数线。
既然是网上录取,如何保证录取安全?记者注意到,每台计算机旁都有一个U盘,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一个“U盾”,当高校招办需要和省招办进行交互数据时,就要将“U盾”插入电脑,输入密码使用。
按照阳光招生信息平台的公告要求,今年有14人预约来到招生录取现场,他们大多是已被录取的考生、高二学生及其家长。来自河南省潢川县第一中学的“圆梦计划”考生李瑶认为,“录取现场开放日”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让考生和家长知道自己是如何被录取的,是对考生和家长负责的体现。
在“录取现场开放日”活动现场,6名预约参观的已录取考生,还获得了一份惊喜: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亲手向他们颁发了录取通知书。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