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校长要不断提升 组织领导力

2015年07月16日09:12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校长要不断提升 组织领导力

  代蕊华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学校组织领导力,就是为了完成学校组织的目标任务所需要的影响力。这种领导力,从历史上看,最初把它理解为领导者个人的领导力,随后更多强调领导者与追随者、领导者与同级、领导者与上级的关系,再后来更加强调领导力是多种因素、多种角色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更加强调组织文化的建设。因而,我们可以将组织领导力理解为三种类型,或者是三个层次:个体领导力、群体领导力和组织领导力。

  校长的个体领导力,是校长个体所具有的影响他人的能力。研究表明,具有较高的个体领导力的领导者往往具有如下的品质:(1)自信。对自己的决定和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与坚定信念。(2)亲和力。领导者是否道德高尚,是否诚实、公正、值得信赖,是否平易近人是发挥影响力的重要因素。(3)有远见。领导者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能够确定自己与组织的发展方向。(4)开拓创新。领导者要作为有担当的变革代言人,往往要有开拓的精神和超常的行为。

  校长的群体领导力,是指校长对群体其他成员施加影响的能力。群体领导力不是所有个体领导力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研究表明,具有较高的群体领导力的领导者往往具有如下的品质:(1)关心人。在关心工作与关心人之间,领导者更应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求满足与专业成长。(2)信任人。高度的信任是调动人积极性的重要基础,领导者应时刻表现对人的尊重和高度信任。(3)积极授权。领导者往往具有较高的权力欲望,具有影响他人思想与行为的倾向,但积极授权,鼓励参与合作是发挥影响力的重要途径。(4)善于沟通。和谐的组织关系不是靠简单的行政命令带来的,需要组织内外多方沟通交流,需要领导者积极动员、有效激励、及时引导和适时反馈。

  校长的组织领导力,是在个体领导力与群体领导力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组织机制建设,提供组织结构、流程、制度和文化,把个体和群体密切联系起来,共同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研究表明,具有较高组织领导力的领导者往往具有如下品质:(1)关注环境。领导者应对内外部的环境变化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对变化的趋势有科学的预见,并能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2)营造氛围。领导者应构建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平等友好和让人心情愉快的氛围往往能激发人们工作的强大动力。(3)建立团队。一个个的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借助一定的团队发挥作用,而良好的组织就是由一个个团队构成的,一个个团队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组织的绩效。(4)引领未来。领导者应敢于挑战现状,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明确组织的愿景,引领组织的未来发展。

  现实中,校长在学校组织领导力建设上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个人英雄主义的领导者。当前,一方面存在着校长领导力有待提升的状况,另一方面还普遍存在着过分夸大个体领导者作用的现象,往往鼓励英雄主义的领导,削弱了教师和学生等其他群体的作用,以自我为中心的领导者往往导致独断专行的领导行为。

  第二,关注工作任务的群体。组织的存在要求关注组织目标任务的实现,但不能只看到组织而看不到个体的人,应注重不同群体中人的作用,注重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人的合作。人的发展应是组织存在的根本目的。

  第三,科层制的组织。适应科学管理的要求,科层制曾在组织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所强调的明确分工、正式的规章制度、讲究职务等级、注重理性关系和关注职业取向等,提升了组织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但随着人本思想的深入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科层制的组织已难以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有待于进一步的组织变革。

  当前,校长要提升组织领导力,需要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第一,提升综合素质。校长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与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按照校长专业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要转变领导方式,充分发挥非职位性领导力的作用,并且把领导力的提升看成是伴随终身的过程。

  第二,加强团队建设。学校组织领导力的提升,决不是校长个人的事情,而应成为学校所有人的职责,应逐步树立“人人都是领导者”的理念。校长要充分关心激励每一个人,注重领导团队、教师团队等不同团队的建设,重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共同作用,密切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联系,逐步把学校建立成道德的共同体、学习的共同体和关怀的共同体。

  第三,关注组织变革。适应学校的特性和教育工作的特点,构建适合的学校文化和支持变革的环境。改变科层制下金字塔式的组织框架,推进扁平式的组织模式,推行基于学校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领导方式,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并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主动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协调,建设开放的学校系统,鼓励并推进学校的持续变革。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