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岂可只追求热闹
■王守春
去年,旁听了一位教师讲授的语文课《我是一条小河》。这节课曾在“全国语文教学艺术课堂观摩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也是颇有争议的一节课。在课上,教师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引入了课堂。
先是配乐朗诵。教师事先将一些乐曲放在网页上,要求学生选一首与诗歌情感基调相吻合的乐曲,比如,古琴曲《春江花月夜》、钢琴曲《秋日的絮语》等都在其中,学生到讲台前的电脑上自由选配。在将所有乐曲听完一遍之后,全班同学都选了《致艾丽丝》。
课下,我问一个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选《致艾丽丝》?”学生说:“这首最好听了。”但是只要好听就可以吗?原诗中“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等诗句包含着多少理想的幻灭和多么无奈的执着……看来,学生并未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没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此种情况下,这个为课文“选配音乐”的活动又有多大意义呢?
第二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借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诗中的情感。教师与三个学生到幕后排练舞蹈去了,把其余30多个学生扔在了台上。接下去的课就可想而知了。最后,评委把一等奖的奖杯颁给了这位教师,理由是学生活动充分,学生“动”的时间有38分钟,是所有参赛课中学生活动时间最长的一节。
前几年,我还听过一节讲授五四运动内容的历史课。教师大胆创新,借鉴了李咏“幸运52”节目的形式,采取轮答、必答、抢答等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但是,再来看看相关的问题:“五四运动的时间?”学生抢答:“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的地点?”“北京!”“五四运动的主力军?”……
当下,我们都在讲“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中完成,于是在公开课上,“学生活动充分不充分”、“教学气氛热烈不热烈”就成了衡量一节课的重要标准。可是,教授《我是一条小河》的教师设计的活动,没有深入文本,到底有没有实效?有关五四运动的问答到底有多少必要?这样的活动和提问,对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又有多大的帮助呢?“学生活动充分”固然是衡量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尺度,但这个“活动”是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与思维活动,还是浅层次的讨论、问答活动?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还听过一节讲授课文《斑羚飞渡》的课。学生们通读课文之后,老师说,哪位同学谈谈读了本文后最深切的感受。学生们说了一些喜欢该文章的理由后,教师引导说,要敢于说出不同的意见,讲出不同的声音。沉默了几分钟后,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
学生一:我不喜欢这篇文章。我觉得课文后面倒数第三段“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长长的舌头拖出嘴外,停止了吠叫”,这些描写不真实。
师:怎么不真实法?
学生一:首先,猎狗是不可能被感动得失去“狗性”的。没有猎人的呵斥,那些猎狗早就冲上去了,斑羚哪会有时间组织飞渡?其次,猎人们如果真正被老斑羚们的崇高举动感动的话,最好的动作是后退,远离这群斑羚,让它们都活下来,那才是真正的“良心发现”。反正猎人们已经抓不到一只斑羚了,何不两全其美?我觉得这个故事,更像作者为了自己的文章主题,歪曲生活事实,故意捏造的。
学生二:令人惊奇的是,作者笔下的这群斑羚是会做数学题的,头脑中有良好的奇数、偶数概念。而且,它们还能老少分队,调整比例,显然这都是高级的思维活动,这在低级动物斑羚那里不太可能吧?根本违反了一般的科学常识。
学生三:你不了解,就不要把无知当有知!我在书上读到过,有的动物的确知道数的概念。
学生二:我也看到过。只是动物计算数目好像没有超过20的。你看看课文,斑羚有多少只?
看到如此激烈的辩论场面,我禁不住为当代中学生的探究勇气、质疑精神所折服!但是当静下来反思时,我们就会发现这堂课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师生没有进行文本的阅读,而是把时间浪费在课文外围的零敲碎打上,所讨论问题都是“隔靴搔痒”。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热闹非常,但对促进学生学习与思考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虚假繁荣。这让我体会到,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其实比教学形式更重要。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第一初级中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