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单靠行政指令“玩不转”校园足球

2015年07月13日09:11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单靠行政指令“玩不转”校园足球

  ■本报记者 董少校 7月12日发自上海

  “如果说国家队是足球金字塔的塔尖,那么青少年足球就是这个体系的塔基,足球要强大必须把塔基筑牢。”在7月11日举行的2015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高峰论坛上,曾担任过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的德国人施拉普纳的一席话,引起与会人士的赞同。

  当天论坛上,来自足球界、侨界、政府部门等各界人士围绕“国际视野下的青少年校园足球”主题展开研讨,为中国足球发展把脉问诊。

  关注重视足球的环境正在形成

  说起中国足球,许多人带着恨铁不成钢的复杂感情,对中国足球的崛起充满期待。

  长期旅居德国的上海华侨基金会名誉会长龚礼明说:“如今,中国经济体量上升到全球第二位,其他几大球、田径都有了长足进步,但足球仍然在世界一百位左右徘徊。这是与中国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的。”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认为,中国足球得到更好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队在国际上有出色表现,二是促进青少年和国民身体健康,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发展足球运动将有利于实现体育教育的改革。

  “学校举办运动会,往往是少数同学在比拼。结果学生上了十几年体育课,一个运动项目都不会,挫伤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王登峰认为,开展校园足球运动是改变这种尴尬状况的有效途径。目前正进行校园足球特色校试点改革,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其他体育课开展基本训练项目,这样让学生既学会基本技能,又学会运动项目,获得伴随一生的运动习惯。

  “我从事足球运动60年,深深感到发展足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宝足球基地董事长徐根宝说,“当前全社会正在形成关注足球、重视足球的环境,是发展中国足球的良好契机,不容错过。”

  教育部门主抓校园足球很对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施拉普纳就担任中国足球队主教练,他一直关注中国足球的发展。施拉普纳说,德国的足球组织架构非常严密,从5岁到70岁,都有相应的足球组织,而且每周都有比赛,优秀者能够进入更高层级的队伍。

  施拉普纳把足球运动比作一座金字塔,正是众多的足球人口逐级为国家队输送人才,才使得德国队成为一支世界强队。

  徐根宝从12岁开始踢足球,今年已经72岁,未曾离开这项运动,2000年以来,一直主持着位于上海崇明的根宝足球基地。他同样认为,足球是一个完整的工程,只有做好金字塔,中国足球才有希望。

  “这座足球金字塔的塔尖是国家队,中间部分是业余足球,最基础的塔基则是校园足球。当前的务实之举是发展校园足球,让这项运动真正在青少年中普及起来。”徐根宝说。在他看来,现在由教育部门而不是足协来主抓校园足球很对路,更加有利于青少年学习这项运动,有利于扩大足球人口。

  校园足球从哪里抓起?王登峰认为,场地改造、经费筹措、安全保障都需要推进落实,而当务之急是足球师资的培训。他说:“开展校园足球教学离不开懂足球的体育教师,眼前急需做的是培训一批教师,更好指导校园足球运动。”

  王登峰介绍,今年暑假,教育部将对5400名体育教师进行足球培训,接下来还将培训1000名教练、裁判等,为校园足球运动注入动力。

  家长支持对校园足球至关重要

  在论坛上,中外专家提出,家庭的支持对于孩子投入足球运动至关重要,单靠行政指令是不够的,应当积极营造踢足球有益、踢足球光荣的社会环境。

  施拉普纳说,在德国家庭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经常谈论足球,孩子会在无形中受到熏染,喜欢上这项运动;而中国家长总体对孩子踢球支持不够,担心受伤,或者认为发展前途不好,这很让人忧虑。

  徐根宝也说,他接触到一些青少年,看起来是踢足球的好苗子,但踢着踢着就不想踢了,可能来自家庭的压力较大,或者自己缺乏信心。他认为,家庭是推进青少年足球的重要力量,要帮着孩子建立对于足球的持久兴趣。

  施拉普纳说:“在德国,只有0.2%的踢足球的人能够走职业化道路,绝大多数的人只是把足球作为兴趣爱好。足球不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让人明白,生活中不是一切都顺利,需要向着确定的方向努力,需要依靠队友的力量,等等。”

  专家们表示,在推广校园足球运动中注重其趣味性、健身性和育人功能,淡化“踢足球就要成为专业队员”的功利心态,或许有助于赢得更多家庭的包容支持,从而为发展青少年足球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