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大学生课堂参与度亟待提高

2015年07月08日09:08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大学生课堂参与度亟待提高

1.专业课大学生课堂参与情况

2.课堂参与是否有利于学习能力提高

  制图:实习生 王轶玮

  ■高慧斌

  【调查概况】

  在“慕课”来临之际,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但课程实施人本化、公平化、优质化目标依然面临挑战。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课堂参与的情况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4所城市,对大学生课堂参与的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调查。具体内容包括大学生对课堂参与的认知情况,不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课堂参与的频次、内容、类型,以及大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等。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结构访谈。遵循必要性与可行性兼顾的原则,选择了北京、长春、西安、兰州四地的6所大学,即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一至四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826份,回收有效问卷1728份,回收率为94.6%。同时,对12名学生进行了结构访谈。在数据分析中,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普遍认为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调查发现,参与调查者中认为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有非常重要影响的占26.8%,有重要影响的占50.6%,说不清楚的占13.1%,不太重要的占8.5%,非常不重要仅占1.1%。这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调查发现,课堂参与最有利于知识积累,其次是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再其次是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其中,对于课堂参与有利于知识积累,认为完全符合的大学生比例为18.0%,比认为有利于成绩提高的比例高出4.8个百分点;认为基本符合的大学生比例为47.9%,比认为有利于学习成绩提高的比例高出9个百分点。

  2.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不高。

  大学生课堂参与频次较低。调查发现,大学生总是和经常参与课堂的比例并不高,仅占三分之一。大学生课堂参与主要通过课堂回答老师问题、参加课堂讨论、参加课堂陈述、课内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项目和课堂上记笔记等形式,这当中总是能够参与课堂的比例均值仅为8.1%,其中参与课堂陈述的比例最低仅为6.2%,与均值相差近2个百分点;而总是能在课堂中记笔记的比例虽然为15.8%,高出均值近8个百分点,但这种课堂参与明显与其他课堂参与不同,并非是互动式的参与。在经常参与课堂的频次中,均值为26.0%,这其中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最低,为21.0%。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课堂参与,但却非常有利于课堂参与。调查表明,越是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学生,参与课堂的频次就越高。

  不同课程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差异显著:“两课”课堂参与程度最低。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差异显著。数据显示,大学生“两课”课堂参与的程度最低,专业课课堂参与最好,外语紧随其后。在“两课”课堂中,总是参与的比例仅为6.6%,比专业课低5.1%;经常参与的比例为21.8%,比外语课低7.3%;很少参与的比例高达25.5%,比专业课高出7%;没有参与的比例达到10.3%,比专业课高出6.3%。

  工学专业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低。不同专业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差异显著,工学专业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与文学、理学、史学、管理学、艺术、法学等专业的学生存在差异,与哲学、经济、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存在差异。工学专业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低,以下依次是哲学、经济学和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和艺术学专业的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相对较好。

  大二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低。调查表明,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因年级不同差异显著。大学二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大学一年级学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大二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大三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大四年级学生存在差异,大三年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大四年级学生之间不存在差异。大学二年级学生课程参与程度最低,大一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高。

  3.大学生课堂参与影响因素较多:学生、教师和教材均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自身要求高低与课堂参与程度成显著正相关。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在学生自身因素影响课堂参与的8个维度中,努力学习与课堂参与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是容易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再其次是总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这表明大学生努力学习程度是影响其课堂参与程度的最重要因素,越努力学习的学生,课堂参与的频度就越强。与此同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压力轻重、课业负担轻重与课堂参与没有关系。

  教师素质高低与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分析发现,在教师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4个维度中,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生课堂参与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是教师知识渊博程度,再其次是教师教学态度,最后是教师的授课方式。这表明,教师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最重要因素,人格魅力越高尚,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越高;教师知识越渊博、教学态度越认真、授课方式越吸引人,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也就越高。

  教材难易是否合适和教材内容是否吸引人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参与。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教材难易越合适,学生课堂参与越积极;教材内容越吸引人,学生课堂参与的频度越高。

  【思考与建议】

  1.引导大学生课堂参与从理论认知向实践转化。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 “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这句话启示了我们,学生参与对真正高效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能力决定了大学生对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有清晰的认识。调查结果也证明,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课堂参与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尤其有利于学习能力提升和知识积累。但调查结果也发现,即使明确知晓课堂参与的重要作用,真正能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却仅为30%,这种认知与现实的差距说明在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桥梁,这一桥梁的架构不仅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民主的、真诚的、公正的氛围中形成。

  2. 平等对待“两课”学科教学。

  同外语课和专业课相比,“两课”在高校学科教学中可以称为弱势学科,无论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两课”的重要性无法同外语课和专业课相比。调查结果也证明,“两课”的课堂参与程度最低,而且,即使在“两课”教师提供课堂参与的机会同外语课和专业课并没有差异的前提下,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参与“两课”课堂的比例不足40%,而认为有必要参与外语课的比例高达85%,参与专业课的比例也达到75%。

  “两课”着重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和法制教育,以此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让大学生了解在动荡的近代中国我们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两课”学科教学可以说是通识性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要树立各学科教学平等的观念,并通过强化课时、充实“两课”教师队伍、改善多院系集中授课形式、完善评价方式等途径,提高大学生“两课”课堂参与频次。

  3.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尤其关注大学二年级学生。

  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影响着课堂参与,调查结果也证明,越是那些学习能力强、善于解决困难的学生,越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促进大学生课堂参与。

  与此同时,学校和教师应尤其关注大学二年级学生。调查数据显示,大二学生无论在课堂回答老师问题、学习努力程度、课堂讨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记笔记的比例都明显低于大一、大三和大四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最低。根据访谈,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经过一年的适应和调整,大二学生不再对大学学习和生活有过多的好奇,发现大学学习节奏明显慢于高中阶段,渐渐走入平静,并开始放慢学习的脚步;二是对未来三年如何学习,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迷茫阶段。因此,学校和教师应特别关注大学二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开设学习指导课程,组织大三、大四学生同大二学生课外交流等形式,提高大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大二学生的课堂参与频度。

  4.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有精深、广博的知识,也要有高尚的品格修养。调查结果也证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最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人格魅力的影响甚至略大于渊博知识。在学生的访谈中,学生普遍认为,在当前社会,教师的人格魅力更多地体现在真诚与关怀,并希望大学的课堂能多一些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不只是授课方式中增加的PPT演示。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大学课堂中教师应更多体现对“人”的真诚关切,对“人的心灵”的真诚关切,对“人的发展”的真诚关切,对“人的幸福”的真诚关切,这应该是一切教学艺术的“灵感之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教师上课的一切都很自然和谐,产生对课堂的亲近感,并愿意深入其中,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5.将教师和教材融为一体。

  大学教育的特殊性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因此,教师教学不是“教一本书”,而是“授一门课”。大学教师“教书”不只是忠实地传授一本教科书内容的过程,而且要把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置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因此,教师既要因循一定的教材,又要设计适合自己教授的教材和编写方式,既要基于教师的“教”又要基于学生的“学”,这样的教材才是教师在知识探究和生产过程中的产物,才有利于实现难易适度、内容丰富,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