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英国教育部派老师来沪取经

上海小学生为啥爱上数学课(换个角度看教育)

本报记者 姜泓冰
2015年07月07日07:3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在上海二师附小数学课堂上,学生们正在拼七巧板。
  资料照片

  “数学教授们都喜欢来上海上课。”上海纽约大学副校长杰夫·雷蒙曾感叹,“在纽约,我们可找不到这么多基础扎实的聪明学生。”

  一直以来,中国学生数学成绩之好,令人引以为傲:1990年起,中国中学生在国际数学奥赛中已获得18个冠军;近些年,中国学生参加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等测试获得的数学成绩,常令欧美学生瞠目。

  而最让世界震动的,还是2012年上海学生首次参加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数学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该测试有6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由专家从15岁学生中随机抽样。6000多名接受测试的上海学生,既有重点中学尖子生,也有中职校学生,他们在数学思维和表达、运用能力等各方面,都远超其他国家的同龄人。去年11月起,近60名上海中小学数学教师受邀远赴英国,用上海的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给当地孩子上课,吸引了英国同行乃至数学系的教授听课“取经”。

  中国学生傲人的数学成绩背后,是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还是有其他秘诀?走进上海的小学课堂,我们也许能找到答案。

  折纸、拼七巧板、给学生发代币进模拟超市购物,都成了小学数学课的教学形式

  学生们分成六组围坐,一节课,多数时间都玩折纸和讨论——这居然是上海市杨浦区第二师范附属小学的一堂普通数学课。

  蔡娟琴老师先请学生们挑自己最拿手的方法折纸,房子、小船、鱼……什么都有,气氛很是欢乐。老师随即让大家打开折纸,观察折痕,“你们的折纸上有哪些线?用铅笔画出来。它将折纸平分成了几份?”

  有同学找到了对角线,有人找到了中间线。一张正方形折纸,有人平分出16个小正方形,也有人分出4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每组上台讲解的学生,都把自己找到平分线的过程复述了出来。接下来,老师把正方形换成圆形、梯形、长方形,让学生再尝试画平分线,讨论每个图形共有多少种平分方法——整个课堂热闹得像开了锅,蔡老师踱来踱去,了解各组状况,启发思考。到了分享环节,不时有学生自告奋勇,冲上台去展示自己的折法。

  在另一间教室,包文妍老师正在教一年级孩子体会“加与减”的关系——“树上停着6只鸟,又飞来了2只鸟,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鸟?树上原来有8只鸟,现在2只小鸟飞走了,还剩下几只鸟?”

  黑板上贴了纸做的树和鸟,每张课桌上都放着彩色塑料片。这些一年级的学生已经会算“6+2=8”和“8-2=6”,但包老师想要他们理解的,是加减法算式之间有何关联、如何变化,以及“加”和“减”的意义何在。

  “谁能发现其中的小秘密?”指着几组加减法算式,包老师提问。对举手发言的孩子,她随时送上热烈的惊叹和鼓励:“你们太厉害了!”“小朋友真聪明!”“你是怎么想到的?”同时,她也在不动声色地引导孩子说“数学语言”。逐渐地,孩子们模仿老师的表达,说话变得更规范简洁:

  “我发现,加法算式的和,等于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

  “我发现,加法算式里加几,减法算式里就减几”……

  35分钟的一节课,学生们有时用塑料片自编题目、互相提问;有时动笔列算式、写答数;有时还通过投影仪展示自己的题目,由其他同学判对错。不知不觉中,学生们散漫随意的表达渐渐有了逻辑,而在反反复复的启发和练习之后,“2”“6”“8”们如何改头换面、在加减法的哪个位置出现,都骗不倒孩子们。

  除了折纸、摆塑料片,还有拼七巧板、搭小棒棒、在平板电脑上做“拼拼看”等游戏,甚至给每个孩子发代币,进模拟超市购物,都成了数学课的教学形式。

  这并不是个别老师的特别课,而是上海大多数学老师都在用的通用教学模式——没有亲历,也许你不会想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已经大不同。

  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强调教师的专业性、重视在职进修和集体分享

  “数学课的最大变化是不再‘一言堂’。以前只要按应用题型讲讲怎么解题,现在更侧重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已有26年教学经验的上海二师附小数学教研组组长郑钟雯这样说。

  上海二师附小是所普通公办小学,按居民户籍划片招生,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和所有公办学校一样,他们不能对学生分层、设定不同教学要求,而是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为了减负,从2008年开始,一、二年级学生不再有回家作业,小学高年级的回家作业完成时间也有严格的限定。怎样让学生学得又好又轻松?老师们唯有抓紧课堂时间,精讲精练。郑老师说,要做到这一点,老师们必须自己多做题、多研究怎么教。而名师带教、互相听课、评课,每周的集体备课、交流等活动,则保证了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让所有教师都能及时吸收优秀教学成果,在专业程度上持续提高。

  《纽约时报》时事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中国教育的成功秘诀,在于强调教师培训、教师相互学习以及家长的重视参与。

  “如果你真正拜访了那些学校,有关死记硬背、没有思想的成见就会一扫而空……孩子们上课很兴奋,积极回答问题,跑到黑板前为同学解题。”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女士在上海多所中小学旁听了数学课后,这样回答“中国教育为考高分而牺牲创造力”的质疑。

  2013年12月,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结果,上海学生在数学测试中再次高居第一,连“低分”学生的平均成绩也远高出测试总平均分。特鲁斯女士正是在此后率领英国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取经的。

  经调研,英国教师们总结出的“中国数学教育秘密”包括:教师专业性强,重视在职进修和集体分享;具有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信念,让学生在玩中学;小步教学,采用不同变式,让学生从多侧面、多形式的变化中掌握知识的内涵等等。

  最好的数学教育应“中西融合”,既注重数理逻辑基本功,也培养发散性思维

  出于对上海数学教育的认可,中英两国随后展开了中小学数学教育交流项目:2014年9月,英国教育部选派72名小学数学教师到上海听课交流;2014年11月起,近60名上海教师到英国,用上海的数学教材、教学方法,给英国小学生上课,英国教师同行乃至数学系的教授也来听课,学习如何提高尖子生水平、辅导差生、合理布置作业。今年暑假后,两国的中学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即将开始;国内有名的教辅书《一课一练》数学分册,也被英国出版社引进,变成了《上海数学一课一练》。

  “英国小学是全科老师包班,老师全天呆在班级,什么科目都教,难以深入研究,也不便互相听课。我们大学学数学,工作教数学,平日都要集体备课。教师得达到一定的训练程度,才能让学生学习得更巧妙。”蔡娟琴也参加了赴英教学交流,中西对比的经历,让她对数学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蔡娟琴看来,在数学学习方面,英国孩子几乎一入学就按学习能力分出了等级,上课内容深浅有别。好处是因材施教、学生无压力,坏处是早早挂上标签,会让一些孩子失去克服困难、培养才能的动力和机会。她当时在英国达灵顿市所教的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其数学水平大致相当于上海的一年级和三年级。“英国小学生自信、接受能力强,但基础运算就不如上海小学生迅速。”在上海,一年级结束时,20以内加减法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过关;而英国有些四年级的学生算“6+9”还在掰手指。究其原因,蔡娟琴认为,“英国的课程标准并不差,只是执行效果没落实。学习不是天天开心就行,一定要有适当的重复操作练习和错误纠正。”

  而当上海老师们将中国传统的九九乘法表和“24点”游戏带到英国,训练学生的四则运算能力时,英国学生觉得这种方法非常有趣,同行们也大开了眼界。英国学校改革部长尼克·吉布在评价中英交流项目时说,“我们的老师能从全球最成功的教育体系中拓展专业的技能。”

  “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数理逻辑基本功扎实,英国教育则更注重发散性思维和孩子自己寻找知识的能力。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互相吸收、中西融合。”同样是数学教师的上海二师附小校长蒯峰梅这样认为。

  作为上海市数学名师基地成员,郑钟雯制作的一段慕课已成了教师培训案例,这段7分钟的视频,她录了68遍。“虽然课教了好多轮,但教案我每次都会有修改。让孩子在动手中体悟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是我努力的新方向。”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07日 16 版)
(责编:马丽、赵竹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