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目光盯在孩子成长上
■储朝晖
得悉伍棠棣先生6月16日去世的消息,感到很突然。此前,他还在电话中底气很足地说:“有空到我这里谈谈,我有很多话要跟你说。”声音犹在耳畔。
很多从事教育专业工作的人都学习过伍棠棣先生编写的心理学教材。伍老师1921年生于广西平乐,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是年轻有为的心理学专家了,1955年,他由北京师范大学调往正在筹建的教育行政学院,任心理教研室主任,1960年因教育行政学院停办调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文革”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1982年回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回想第一次见到伍老师,他如此平易近人,还专门到大院门口接我,如果不是事前就知道这就是伍老师,实在难以相信眼前就是通晓英语、俄语、德语,翻译出版过《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自然基础》,主编出版过《关于建立我国语文教学心理学问题》《苏联教育心理学简史》等著作的心理学专家。
伍老师与一些做研究将眼睛盯在成果发表上的人不同,他将眼睛盯在学生的成长上,从孩子的长远发展着眼,认为研究要有利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他常对年轻教师说,要天天跟孩子接触,大量接触,然后才能做研究、编教材,这样研究问题才不会只是从上面看下来。
1981年以后的20多年里,伍老师一直在景山学校蹲点,系统听课,参加北京景山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活动和实验教材第四、第五代的具体编写工作及课堂教学的研究、总结工作。景山小学教师刘长明深切体会到伍老师学识的渊博,他常常站在一个理论高度,从深层次和别人没有想到的角度分析问题、发表意见。刘长明讲了这样一件事:“伍老师对一篇篇初选入教材文章的分析,就足以令人折服。我清楚地记得,在讨论十册选文时,大家对陈淼的《滑冰》一文是否入选意见不一。这时,伍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细致地分析了课文内容,认真帮我们品味词句,最后十分明确地提出,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境很高,入选课本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教育作用,会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虚心向别人学习的人!一席话,使我们眼前豁然亮了。”伍老师不是局限于文章分析文章,而是从培养人的角度,从关注孩子发展角度分析文章,使教材组的老师们开了眼界。
虽然总是尽可能挤出一切时间到课堂,但伍老师还经常说没有深入课堂是一个遗憾,他特别爱孩子,见到孩子的作业就如获至宝,拿到手后就急不可耐地看,然后分析、发表意见。80多岁时他还经常对老师们说:“你们把学生写的作文、日记拿给我看看。”老师们将一、二年级的写话作业拿给伍老师,过了一段时间,伍老师将每篇作业都以与孩子对话的方式写了批语,孩子们能与伍老师在作业中“对话”感到很兴奋,不少家长得知这是一位教育老专家为自己孩子写的评语后,极为感动。
伍老师的钻研精神很强,遇到问题他不会轻易下结论,而是要到图书馆查资料,细心研究后再给以答复,伍老师为此跑了很多图书馆,一直到八十多岁的高龄还骑着自行车到处跑。
在景山学校教材组期间,他坚持写名为《景山日出》的研究日记,后来又以《教材的复苏》为名写研究日记,他对景山学校、景山教材倾注的心血是难以计量的,每一次发言,伍老师都是认真准备,刘长明说:“厚厚的笔记簿上记满了老人的真知灼见,记满了老人的肺腑之言,老人的讲话依然是那样投入、动情,深深地吸引着组里的每个人……”
几乎每个与伍老师接触过的人,都在用激动、奇怪、意外、感动、激励之类的词讲述伍老师的往事。为什么一位专家要花这么多时间来关心、研究一所学校的语文教学?不少人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这是一种研究风格,一种工作视野,一种人格。
1941年初,伍棠棣在桂林《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诗作《午夜》,他写道:“理想在春天里开花,你有理想你就有一个永不凋谢的春天。”伍老师的理想能否延续为不凋谢的春天,需要更多有理想的教育人担起这一责任。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