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高考作文如何为教学树立风向标

2015年07月01日09:02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高考作文如何为教学树立风向标

  2015年高考作文题一曝光,立即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高考作文题可以视为我国基础教育写作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窗口,分析高考作文题型与相关思路,能透视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

  高考作文:融入“积极语用”新趋势

  “积极语用”是语文教育的一种新理念、新趋势。它是指学生基于主体人格和独立思考,以理性评论、审美表达或多元言说等输出形式进行的富有活力的语用行为。如果语用是人的生命本质最为深刻的象征,那么,积极语用则是智慧生命“思维活动”的综合呈现,是生命积极存在的最为深刻的象征。反映在高考作文领域,“积极语用”新理念高度强调最大限度地开放考生的思维空间,尽可能淡化甚至隐去对作文价值取向的明示或暗示,从而鼓励自主思维。

  今年作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年份,深化高考内容改革、重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构成当前高考的一种“新常态”。因此,如何深度革新高考应试作文遗留的“消极语用”弊症,使之更深入、更全面地融入“积极语用”新趋势,是当前高考改革中一项值得关注的新课题。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日趋开放,努力为考生提供一个展示智慧、放飞情思的“积极语用”的平台,出现了“探索话题+开放材料+自拟标题”这种“去命题”的作文考试形式。这种开放度高、灵活性强的自主作文,能够充分释放学生才力,促其尽情展示自己的思想力和表达力。2015年全国各地16份高考作文题,绝大部分以“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自拟题目”的形式鼓励考生自主作文。

  例一,安徽作文题(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安徽近年来的作文题被人不无褒贬地称为“奇葩”。这段材料对于唤醒考生的怀疑意识、养成质疑习惯,不无价值。一种被人长期确认为色彩斑斓的生物,实质上在显微镜下并无色彩。“科学”实验不但给人提供了“祛蔽旧观念”的契机,而且令人反思自己安于既定观念的精神生活是否具有充分的理由——与其说是“肉眼”欺骗人,不如说是某种既有“观念”蒙蔽心灵。由此而引申开去,这种“祛蔽”和反思就远远超越了“蝴蝶现象”本身。

  唤醒问题意识,释放表达欲望

  例二,福建题(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第一句话源自鲁迅,对熟读其作品的学生来说,没有特别的新意;但是,三条路所构成的不同选择,就完全筑起了考生多元思维的弹性空间:除了已有大道、正确路径、经验之途外,更有“未有”之路、风险之途、心灵大道……凡此种种,使人间之“路”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无限拓展——这给正待上“路”的高中生带来了不尽遐想。在此语境中,“路”就超越了物质、经验等形而下的层面,获得深广的哲学思辨之活力。

  不难看出,这些题目能唤醒考生问题意识、释放表达欲望、彰显独特观念,在逻辑的论证和评说中强化理性思辨力、彰显个性表达力。更深层次而言,这样的高考作文顺应人的表达天性,有助于撬动整个基础教育写作教学的重心并促进其深层次转换。使语言能力的发展与人的思维发育和心灵成长融为一体——这正象征着高考作文融入以培育思辨力和表达力为目标的“积极语用”新趋势。

  “消极语用”顽症呼唤更大的教学改革力度

  “消极语用”是语文教育领域内的一种顽症,指考生在狭隘的语境中缺失独立思考与表达。在长期“命题”思路主宰的高考语境中,“消极语用”的作文题,并非仅仅指课改以前那种完全限制思维空间、限制语言表达的“硬性命题作文”。今天,“硬性命题”有时会转化为“软性命题”,从而以表面开放的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来掩盖实际狭隘闭锁、机械单一的“软性命题”。这是高考作文中值得反思的“消极语用”之一。

  请看2015年湖北的一道作文题: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写作要求:自选角度,不少于800字,标题自拟。)

  这里涉及“蓄积的泉水”与“喷涌的清泉”两者的关系,前者在地下“默默不语”“不断聚集”与后者在地表“众人瞩目”“不停喷涌”,构成了一种辩证统一、颇具张力的特殊语境。这种语境,深具某种主流观念的指示性、引导性乃至规定性,令考生除了接受同质思考和公共表达外,很难在考场规限的短时间内有选择第二种观点的可能。没有选择的“选择”,无可奈何的“选择”,不是新世纪以来持续跟进的“自主作文”之本意。这样看来,这种形式上“去命题”的材料作文,与以往皆是套路的“命题作文”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这种非自主的“消极语用”作文题型,在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中时有出现,虽非主流,亦常“亮相”,不可忽视其负面影响。以2013年辽宁题为例(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有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和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此话题本身具有某种哲理性和辨析性,能够为拓展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提供一定的空间;但是,另一方面,犯了一种雷同化的过失:急于为考生“坐实”思考的向度甚至是作文的主题,急于搭建只供单行的“思维独木桥”。不论出卷人的本来意图是什么,其后果都是一样限制了考生的思维疆界。如果免去老人的提示语,考生对这段材料联想到的未必就是成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还可能想成为与众不同的“个性人”、不被周边环境所同质化的“特色人才”等,引发开去的人生哲理是深刻而丰富的。假如设计多种问题情境,就更利于激发考生积极的思想力和表达力。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种“软命题”现象是长期应试教育在语文学科中遗留下的一种顽症,即“消极语用”。它隐性要求学生统一认知、“粘贴”思想,难免导致学生语用能力趋向薄弱、思维形态渐陷封闭。虽然,“消极语用”的文化生态正在不断改善,但是面临正在国内产生愈来愈广泛影响的美国高考(SAT)作文的挑战,作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高考作文,无疑需要一场理念更新:弘扬“积极语用”、去除“消极语用”顽症;同时在具体教学中需要一种更普遍、更具力度的变革。

  (潘涌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杨培培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

 

(责编:林露、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