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系列报道反击诋毁英雄 首篇还原董存瑞
开篇:失去英雄,我们何以面对未来
铸就辉煌的是苦难,正如换取和平的是战争。
两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四年解放战争、三年抗美援朝……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这是一部英雄史诗。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英雄。他们拥有如你我一样的血肉之躯,却在有限的时空里诠释了人类生命可以抵达的厚度;他们是在历史上、在现实中、在未来的岁月里创造奇迹的鲜活人物,并以奇迹改变了民族和国家的命运。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这些英雄竟遭到肆意调侃、抹黑、诋毁与质疑。“邱少云在烈火中捐躯是半生不熟的烤肉”“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董存瑞炸碉堡系虚构”“刘胡兰精神有问题”等言论在网络上不断被炒作,一些言论甚至荒诞离谱。
“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有人打着寻找历史“真相”的幌子,对英雄进行所谓的“细节”质疑,无中生有设置话题,以此来颠覆英雄、消解崇高、解构历史;有些人则为博取眼球,盲目跟风、扎堆起哄。
我们不妨问一问:那些毫无依据、缺乏考证的人,坐在沙发上,喝着咖啡,敲着键盘“扒真相”,就能扒出零下40摄氏度、子弹不断从耳边掠过的环境中的真相吗?你们创造的是“真相”,还是段子?传递给人们的是历史,还是迷惘?
难道,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正气与信仰,就这样被我们自己毁于无形?难道,一代代先辈传承下来的英雄之魂,就要在我们这一代终结?
当年的英雄们已不能面对镜头讲述血与火的真相,也无法向诋毁者索回他们不容践踏的荣光。而我们,对历史,对英雄,对长眠于疆场的每一个不朽的名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历史本,正英雄名,正民族魂,正国家骨。从10日开始,新华社记者将走进英雄曾经服役的老部队,走访英雄的亲属战友,还原那一段段并不遥远的历史。
董存瑞:年幼时机灵胆大 牺牲前屡立战功
董存瑞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著名战斗英雄,为了开辟胜利道路,年仅19岁的他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他的英雄事迹为后人所铭记。
一段时间来,“董存瑞事迹是凭空捏造”等谣言在网络上发酵,这种曲解历史的做法,中伤了人民群众对英雄先烈的敬畏之情。近日,记者走进董存瑞家乡河北省怀来县和他生前所在部队,对董存瑞的革命事迹进行采访。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董存瑞年幼时机灵胆大,牺牲前就屡立战功,成为人民英雄有历史的必然性。
老排长:他是小伙伴们的“孩子王”
在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村,记者见到了今年87岁的董连柱老人。他是目前唯一健在的董存瑞的儿时玩伴。说起董存瑞小时候的事,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机灵、顽皮、胆子大,是南山堡的孩子王。”董连柱形容小时候的董存瑞说。据他回忆,“以前村头有棵大柳树,树下有个水坑,有个小伙伴问董存瑞,敢不敢爬上去再跳下来。董存瑞抬头看了看,一句话没说,往手心里啐了两口唾沫,蹭蹭蹭地爬上去了,眼看他真要跳,小伙伴吓得直叫:别跳了,算你赢了。董存瑞说,不行,不能来假的,随即从几丈高的大树上跳进水坑里。”
1943年冬,南山堡成立抗日儿童团,14岁的董存瑞被选为儿童团团长。他站岗放哨、送鸡毛信、火柴信,为八路军通风报信。
董连柱说,送信这个活儿很危险,大人不愿意送,小孩不敢送。董存瑞送信有一套策略,先用破布把信包好,塞进牛刚拉的稀屎里,然后把牛粪小心的放到篮子里,上面用干粪盖住,敌人以为是捡粪的,很容易蒙过去了。
老战友目睹炸碉堡那一刻
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许多对董存瑞事迹的质疑声。有报道称,“没有人亲眼看见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的情景,这一英雄壮举完全是事后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
董晓利是董存瑞纪念馆的讲解员。她说,自己担任讲解员二十年来,记忆最深的是1998年董存瑞牺牲50周年纪念大会上,董存瑞生前战友郅顺义所作的报告。当时是他掩护董存瑞炸碉堡,并亲眼目睹董存瑞牺牲的最后一刻。
“到了桥下,董存瑞开始找支架,看哪里能放炸药包。但这个时候,总攻号吹响了,敌人火力很猛,冲锋的战士一批一批倒下。郅顺义看到,董存瑞要托起炸药包,郅顺义就赶紧往桥下跑说,你上去,我去炸。董存瑞大喊,郅顺义,快卧倒!随后,炸药被引爆。”董晓利说。
董晓利说:“郅顺义回忆,爆炸威力巨大,炸药把自己震了起来,当时就感觉蒙了。郅老虽然已经辞世,但他的讲述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
生前屡立战功 成为英雄有其必然性
在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沈阳军区某炮兵旅,政治部副主任王昊说,董存瑞入伍不到3年时间,先后参加战斗110余次,与战友一起歼敌800余人,俘敌400余人,炸毁碉堡16座,立下赫赫战功。
董存瑞的侄子董继先说,大伯董存瑞1945年8月当兵,1948年5月牺牲,在他参军短短的两年零九个月里,三次立大功,四次立小功,能取得这样战斗成绩是非常不易的。
董继先曾经在张家口怀来县民政系统工作,他专门查阅了张家口复员军人的档案,“一名退伍军人曾经获得一次大功、二次小功,这在张家口两万名复员军人里都是非常罕见的,而董存瑞能够获得三次大功、四次小功,说明他平时就是一个优秀的战士。”
董继先说,几年前注意到有抹黑董存瑞的论调,随着国家大力弘扬正能量,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解构英雄人物、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调逐渐被人唾弃。“作为英雄的后辈,我们应该做的是从生活和工作的点滴中去继承董存瑞的奉献精神,这是对大伯最好的纪念。”(记者陈曦 谭剑 乌梦达)(参与采写记者:白明山 骆学峰 赵洪南 徐扬 梁军)
(来源:新华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