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毕业论文查重遭遇技术博弈

2015年06月06日09:03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毕业论文查重遭遇技术博弈

  ■本报记者 倪秀

  又是一年毕业季。论文答辩和找工作是大学校园里即将毕业的学子们最牵挂的事。在校园公告栏里,一些“论文查重”的广告层出不穷;打开网络,“提供各类论文查重,一次过关,帮你轻松应对论文检测”,类似字样频繁在网页上滚动。“论文检测”,似乎已经成为高校毕业季的一个关键词。

  近年来,各高校开始引入论文检测技术,对论文进行查重,希望以此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原创指数”。但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规范学术行为,如何让技术服务于学术诚信的提升,成了高校面临的新问题。

  部分高校学生学术论文质量不高

  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链条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保证人才质量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部分高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却因质量低下,广受诟病。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王刚夫说,从2009年起,学校开展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工作,当年按申请学位研究生2%的比例进行抽查,共计抽查64人,因查重未通过学位申请的有16人,未通过率高达25%。2011年,学校开始对全体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进行学位论文查重,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2699人,因查重未通过而延期毕业的有30人。

  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马继刚说,造成高校学生论文质量低下的原因有多种。高校扩招后入学门槛降低,生源质量下滑,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如果在大学期间学习不努力,在毕业论文中就难有好的发挥和表现。另外,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应聘、公务员考试等各种干扰和影响下,学生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论文上。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部副主任范笑仙说,自201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由教育部公布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对论文作假的学生、指导教师、学位授予单位严格问责。但从目前的执行成效来看,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些问题发现后查处不力,原因在于措施和抓手不到位。

  “高校学生学术论文质量不高,高校应该反思监管机制。”范笑仙认为,要提高学术诚信,必须对学术成果进行监管,多措并举,从单独依靠道德约束向道德约束、监督惩处并重转变。

  论文检测助推学术创新又面临技术博弈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信息集聚与整合的过度偏好、价值法则泛化、版权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学术创新动力不足,内容弱化。2010年,全国高校开始陆续引入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用以检测学生毕业论文是否涉嫌剽窃、抄袭、不当署名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论文质量。

  “研究方向简单重复、对前人成果引用不当,是当前高校学生论文最严重的两个问题。”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原副馆长叶艳鸣表示,在大数据时代,高校需要利用新技术来提高学术研究能力,让新技术服务于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叶艳鸣说,通过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学生可以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进行一些自我修正。在他看来,先进的技术工具并不是一把砍向学术不端的“大刀”,而是助推学术创新的一面“镜子”和提升学术质量的“催化剂”。

  “质量监控也面临技术的博弈。”西华大学教务处处长马力说,在高校普遍引入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反检测系统的产业链。他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除了利用反检测软件对论文进行修改外,很多学生还利用避开引用期刊论文,躲过系统检查,却大篇幅引用图书著作资源。而这方面的检测,却是目前所缺乏的。

  西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四川学术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吕先竞说,目前国内已有的比如知网、万方等产品中,功能主要局限在对已发表的期刊论文的相似性检测,缺乏图书检测系统,更缺乏整合多项资源的理想检测工具。

  培养学生学术诚信关键在过程管理

  “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但技术也不是万能的。”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刘凤翔认为,论文检测系统为高校在学术不端行为方面的把关起到了推动和保障作用。但论文检测只是一个技术手段,是对学术论文进行的末端控制,而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最关键的还是过程管理。

  刘凤翔说,学校在使用论文检测系统时发现,有很多细节的东西不是技术可以替代的。检测结果出来以后,概念、管理制度应该跟上。比如,一篇论文检测后相似率5%以下该怎么处理,5%至10%又该怎么处理,这些制度需要人为思考和完善。同时,判断一篇文章是不是学术不端,一定要人来判断,而不是机器来判断。

  成都理工大学在论文检测的基础上,去年开始推行学士学位论文管理系统,本科生毕业论文从开题到最后成稿以及评审、打分,均在这个系统中完成。

  “技术只能填补检测空白,高校要做的仍是学术道德建设和加强依法治教。”王刚夫说,应该由做学问的人自觉遵守的学术道德,现在却需要依靠技术和制度来约束,这是很可悲的。真正防止学术不端行为,提高高校学术质量,还应在法律层面和教育层面上多做努力。建立健全科学研究学术道德规范,培养能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的人才,这是解决高校学术质量低下的当务之急。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