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三代中国观众的动画记忆

2015年06月01日14:16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原标题:三代中国观众的动画记忆

  新华网兰州6月1日电(记者梁军 刘姝君)近日,日本动画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国内热映,唤起了不少人的童年记忆。时光荏苒,如今,动画片在中国早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奢侈享受”变成21世纪先进科技的“多元化”体验,但唯一不变的仍是动画片所传递的童真、童趣。

  “70后”恰逢中国经济建设起步阶段,物质资源和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当时国内上映的动画片数量极少,但每一步都堪称经典,令一代人终生难忘。

  “小时候大家都住在一个大院里,但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天傍晚,小伙伴们都聚在一起看动画片,为了达到彩色效果,还会在电视机屏幕上贴上红黄蓝三色的玻璃纸,现在想想很简陋,但在当时已经很奢侈了。”“70后”的福州市民陆先生谈起曾经看过的动画片,如数家珍:《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在当时那个娱乐活动匮乏的年代,看动画片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

  后来,一些家庭“先人一步”买了电视机,陆先生便和小伙伴们像打游击战一般,每天穿梭在各家,“时间地点不固定,动画片看得也是有一集没一集。”但每一部动画片鲜明的特点,都深深刻印在了他的记忆中。

  “早期国产动画片的制作很精致,比如《小蝌蚪找妈妈》运用水墨画技巧;《九色鹿》体现了敦煌壁画的绘画风格;《三个和尚》采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极具中国特色,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陆先生说。

  进入八十年代,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潮,美系、日系动画元素逐渐流行起来,此时的动画片不仅内容题材日趋丰富,角色代入的体验感较以往也大大增强。

  “80后”青年刘洋说,他们这一代观看动画片的选择增大了。“除了国产的《黑猫警长》、《邋遢大王》、《舒克和贝塔》,还有《变形金刚》、《机器猫》、《圣斗士》等一批美日动画作品,给童年增添了无限的想象力。”

  “流川枫酷酷的,樱木呆萌可爱,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会不知不觉中,把自己想成其中一个角色。”“80后”青年陈永辉说,自己最爱的当属《灌篮高手》这部动画片,很多男生深受其感染,常常模仿片中主人公的表情、口头禅和投篮动作。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充裕,“90后”“00后”们开始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收看动画片,有时还能去电影院享受3D动画,而网络弹幕体验则进一步提升了观看乐趣。

  “90后”的小杨经常在弹幕视频网站上观看动漫,他认为,爱好动画不止在于作品本身,还包括各种动漫周边产品和弹幕上“水友”的吐槽,这都提升了观看乐趣。“看动漫其实是一个交流过程,有时我还会参加朋友的cosplay活动。”

  现在已有许多孩子走进电影院,体验3D动画效果。“电影版本的动画片既不失童真,又像故事片那样悬念多多、引人入胜,现在观众对声光效果和视听感受的要求也随之更高了。”经常陪同孩子去影院观看动画片的家长高先生说。

(来源:新华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