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大学岂能将工科边缘化
■刘云
《中国制造2025规划》日前正式对外公布。众所周知,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如今的中国社会却有一种轻视工业乃至“工业被边缘化”的倾向。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个突出表现是,工科类大学扩招导致工科教育边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女生激增现象。
据统计,目前全国女大学生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男生;女硕士人数连续3年超过男生;女博士的比例也每年在递增。数据显示全国在校女大学生超出男生64万。不少人对高校女生激增现象的解读是,这是一种社会进步与性别平等的现象,但从工科教育与工业发展角度讲,高校女生激增或许弊大于利。
笔者认为,高校女生激增主要是管理、法律、播音主持等热门文科专业过度扩招带来的。从入学角度讲,擅长语言的女生自然成为热门文科专业扩招受益者,但从就业角度讲,未必对女生有利。文科女面临的不仅是热门文科专业就业难,还饱受就业性别歧视之苦。
就学校而言,文科扩招幅度最大的,并不是有深厚文化低蕴的老牌文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老牌文科专业,而是高校扩招之前并没有设置文科专业或文科专业不多的工科类大学。众多工科类大学通过新设立“五院”方式即文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传媒学院方式,摇身一变,成为文、理、工、经、管、法齐全的所谓综合性大学。据说某理工大学己超越中国传媒大学,成为全国最大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基地。
于是,一些工科类大学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不再自称自己是工程师摇篮,而是以“扩文压工”方式将工科教育边缘化。像新闻、经济学、法律、管理、播音主持等热门文科专业,不需要配备昂贵实验设备,因此这些热门文科扩招幅度之大,设置这些热门文科专业的工科类大学之多,己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热门文科的非理性,必然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就业,也造成了国家和家庭教育投资的巨大浪费。
任何一个工科类大学,其教育资源(如资金、设备等)总是有限的,用于培养扩招的“文科女”的教育资源过多,用于培养工科生的教育资源就会相应减少,其培养数量与质量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既不利于培养出有较高质量的“文科女”,又影响“工科男”培养质量。将工科教育边缘化,工科类大学文科扩招后的“文科女”与“工科男”成为共同的受害者。
与热门文科扩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和社会急需的传统工科专业与艰苦工科专业,如地质、采矿、测绘、水利、铁道工程等,很少有女生报考,是“工科男”的一统天下。但不少工科类大学对这些“赔钱”性质的艰苦工科专业大肆边缘化,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过度裁减合并,大幅缩减招生培养规模,其毕业生数量与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严重影响了相关工业行业的发展。
因此,工科类大学通过“扩文压工”转型,未见得是好事。如果这种转型是以工科教育边缘化与牺牲工科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为代价,那就更加得不偿失。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制度经济学研究所)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