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在课程建设的道路上洒满光辉

2015年05月18日09:05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字号
原标题:在课程建设的道路上洒满光辉

  提起安徽省蚌埠第一实验学校的新课程改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学校就开设了第二课堂构建活动,多彩的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和实践平台,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全国基础教育应将发展的触角伸向哪里?安徽省蚌埠第一实验学校的方向是“为每个孩子的个性成长圆梦,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引航”。近年来,学校以课程建设为统领,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先后被授予“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影视教育示范学校、安徽省示范学校”等多项殊荣;崔建梅校长被国家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多年来,为了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学校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建立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大领域共同构成的课程新体系。

  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途径,提高基础性课程质量,是蚌埠第一实验学校的显著特征。人们都说,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改革才有创新,唯有创新才有发展。当今教育改什么、怎么改?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而蚌埠第一实验学校的教改经验和做法很值得基础教育学习借鉴。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基础性课程的研究,形成了“有效备课”研究的特色:使备教材、备资源、备学生实现了有机结合,帮助教师在内容的取舍、重点的确立方面更加精准。“有效互动”研究:带动了对话和合作的参与性,提高了互动的广度、深度和延伸度。“有效学练”研究:让教师接触摸到了“最佳时域”、“有效时值比”,更加科学地引领学生掌握新知识。在有效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构建:走进该校,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内容丰富;专题学习网站给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时空;班班通工程实现了有声课本、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体融合,为师生的教与学带来了根本转变。

  以“校本课程研究”为途径,提高拓展性课程质量,是蚌埠第一实验学校的另一个显著特色。学校本着“为了学校,基于学校”的校本课程定位,构建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统一、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与潜能开发的校本课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传统与现代并举、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校本课程主题,“关注个性,尊重差异”的建设原则,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形式是该校拓展性课程建设的特点。学校编写出了《陶艺》《游泳》《数学生活》《小公民建设》等十余本校本教材。拓展性课程突出了开放的内容、开放的目标、开放的资源、开放的学习;强调了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突出了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创新精神。学校将游泳、国际象棋、形体作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开设了40门选修课:学生在纸艺课上学习各种造型;在变废为宝课堂上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在礼仪讲堂课上,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让一批充满阳光的孩子在这里茁壮成长……

  以“单元主题整合性研究”为途径,提高探究性课程质量,是蚌埠第一实验学校的第三大特色品牌。探究性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整合能力为目的的课程,这是学校的创新之举。学校组织多课程共同进行“欢乐中国年”大单元主题探究学习,学生以“走进年文化,品味汉字美”、“亲近中国年,感受数字美”、“放飞年之梦,享受艺术美”等小单元开展活动,搜集资料,整理总结,建构与“年”相关的各种知识,达到知识的重建。探究性课程是对基础性课程的剪裁重组,是对拓展性课程的深入与延伸。

  用崔建梅校长的话说,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是蚌埠第一实验学校不懈的追求。多年来,学校以课程建设为依托,为孩子们健康成长铺就了一条成功之路,也使得蚌埠第一实验学校在改革的道路上洒满了光辉……

  (刘 胜 杨 春)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