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香港高校热在内地“降温”

2014年09月05日21:06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香港高校热在内地“降温”

  新华网香港9月5日电(记者牛琪 张雅诗)尽管国际视野与多元思想吸引了18岁的杨玉婷从内蒙古来到香港,但她高中同学们的想法,却并不与其完全一致。

  与此同时,更多的香港中学生,正在准备购买一张北上的车票。

  “高度决定视野,香港中文大学的高度可以给我日后的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作为该校今年录取的306名内地本科生之一,杨玉婷对这所大学的学习气氛青睐有加。

  但数据同时显示,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录取内地各省市的三甲生人数,从去年的42人减少至17人,前年,这个数字为49人。

  这种情况并非一所大学所独有。据统计,今年香港大学等8所高校共录取约1590名内地本科生,人数与去年相当,但多所大学收到的内地生申请比去年减少1到2成,录取的省市“状元”或三甲人数也有所下降。

  其中,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申请人数都减少了近1000人,香港理工大学与香港岭南大学的申请人数也分别减少了12.5%和5%。

  自2003年起,教育部正式批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公立大学面向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至2014年,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已增加到17所。但内地学生对香港高校的热情,似乎正有所减退。

  从云南高考理科“状元”放弃香港中文大学奖学金,到香港城市大学在江苏招生出现缺额,有内地高考“状元”表示,语言、文化和教学方式的差异,让他们对香港高校望而却步。

  “这意味着内地同学对升读大学的决定更加谨慎。”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内地事务处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香港大学发言人则认为,包括内地和香港在内的海内外高校,都拥有各自的特色和长处:“能获香港大学录取的内地学生都很优秀,这些优秀的同学同时也可能获得其他海内外名校的青睐。”

  让海内外名校青睐的,还有香港本地的学生们。在23岁的香港人崔德兴看来,尽管未必所有人都合适,但在内地读书的确是一个好的经验。

  “气候和语言需要一些时间适应,但慢慢下来都会习惯。”刚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崔德兴说,如能考到内地知名大学,是很值得去的,“眼界开阔了,也认识了很多人”。

  香岛专科学校校长罗永祥分析说,到内地升学实际上为香港学生提供了很多发展机会:“金融行业拥有内地学历的人最为吃香,一些专业例如中医药,内地高校的门槛较低,课程水平反而要比香港高。”

  据罗永祥估计,目前在内地读大学的香港学生有近1万人,“但香港家长、学生以至社会的普遍观念仍然把内地大学看为次等,这是由于香港人对祖国的认识不足,有关宣传也不够全面。”

  不过,事情正在起变化。据统计,今年有75所内地高校参与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共录取1535名香港学生,人数较去年的约1300人显著上升。

  今年7月31日,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公布“内地大学升学资助计划”详情。根据此计划,成功申请就读内地高等院校的香港学生可以获得为期1年的资助,金额为每年7500港元或1.5万港元。

  从单向到互通,求学路线图已开始改变,香港与内地学生的交流与融合,也应运而生。对此,教育工作者们均乐观其成。

  “香港理工大学一直抱着开放的态度,鼓励内地与香港的同学通过学习,相互交流,促进了解。”该校中国内地事务处负责人说。

(来源:新华网)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