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8月19日电(记者汪军 吴小康)一些大学生在“实习任务”“压迫”下,为获得一份“实习证明”手续不惜“造假”应付,大学生网上购买虚假“实习证明”这种行为纯属自欺欺人。
一些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的实习经历,而这往往又以“实习证明”为凭。然而真正的实习接收单位很多时候难以周全考虑,不少学生坦言实习就是“混个实习证明”。有大学生如此吐槽实习:端茶倒水搞卫生,只是为了混学分,实习报告一盖章,大四毕业得解放。不可否认实习“放养”的情形一定程度存在。
即便如此,从网上购买一纸假证明蒙混过关也不可取。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只有将“小事”做好才能争取做“大事”的机会,看似“打杂”或有“打杂”的意义,“打杂”本身也是展现一个人接人待物能力的一种方式。
一些应届毕业生认为实习单位难找,甚至声称“找实习单位被拒绝真丢脸”。诚然,除非有固定的合作关系,大多数接收单位并没有带领实习生实习的义务。试想:如果学生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打动实习单位,想必对方也会愉快接纳。敲开实习单位的大门其实也是对未来赢取工作机会的提前演练,怕“丢脸”的心理则折射出一些大学生贪捷径、放不下、怕挫折的复杂心态。
有的毕业生为了复习考研、考公务员,认为实习“耽误正事”,表面上看时间有冲突,其实一些学校给学生下的“实习任务”并不重,学生完全可以挤出时间参与实习,丰富实践经验、增加人生阅历,这其实是莫大的“正事”,不可偏废。购买“实习证明”这样的自作聪明的做法纯属自欺欺人。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