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承载着群众对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双重期盼,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教育投入力度、师资配置力度。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欠发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生活环境、文化氛围、工资待遇等都相对处于劣势。这不仅导致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基础比较薄弱,也影响了基层教师从教的积极性,从而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要提高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从长远来看,需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实际差异,加大向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建立和完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应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通过建立完善的政府问责制度,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力度,促进教育公平。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拓宽教育资金筹集渠道。一要增加教育投入总量。重点提高国家财政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重点改善贫困地区教职工工资待遇,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和区域补贴,以稳定农村现有师资力量,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扎根基层义务教育。二要建立“国家办学,分类承担”的教育投资体制。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支出和各级地方财政支出构成,其中大部分投入由县级以下财政支出。在税费改革以后,相当一部分县级政府财力严重不足,这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捉襟见肘。面对这种情况,不仅需要中央财政加大扶持力度,还需要多方拓展融资渠道,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加大师资配置力度。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前,尤其要强化师范教育,提升师范教育为基层义务教育服务的理念,促使学生打牢知识基础、熟悉教学技能,同时加强师范教育与基层义务教育的对接,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力量均衡发展。一是进行定向培养,深化服务基层理念。为了保证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师资力量,可以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通过提高偏远贫困地区教职工待遇、缩短晋级年限、加快职称评定速度等措施,增强欠发达地区对师范院校学生的吸引力,使其真正能在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扎下根来。二是创新教学模式,体验支教实习。通过支教实习,加深师范院校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切实感受到基层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使师范院校学生乐于为基层义务教育服务。三是鼓励教师流动,进行轮岗互换。骨干教师轮岗互换政策能够有效缓解欠发达地区优质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为受援地区带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熟的教学经验。可以将教师评优晋级等活动与教师的流动经历相联系,提高发达地区教师参与支教活动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2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