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环卫工16年义助50余大学生 感人事迹被搬上舞台【2】

2014年03月27日16:27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环卫工16年义助50余大学生 感人事迹被搬上舞台

  “开源节流”资助50余名学生

  李玉坤在资助学生上十分慷慨,但对自己很吝啬,她节衣缩食的程度让记者感到惊讶。环卫处工作人员透露,馒头加大葱常常就是老人的一顿饭。她极少买衣服,节省下来的钱几乎全用于捐助。据了解,建设局为她买了保险,大概每个月老人都会领到七八百元钱,她也全部用来捐助。除了上班,老人还去拾荒,拾荒的钱也用来捐助。就这样通过“开源节流”,李玉坤已资助了30多名贫困生读完大学,还有20多个孩子在接受她的资助。

  很多人见她生活清苦,都劝她要为自己想想,但她不改初衷。要她回家养老,她却多次找到市环卫处领导要求留下。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环卫处不再让她进行道路清扫,而是安排她在传达室工作。

  李玉坤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应,有位曾经被资助的学生在毕业后登门探望了她,并将5000元钱送到了李玉坤手中。受到老人爱心捐助的影响,她也加入到了资助贫困学生的行列。李玉坤又以这个孩子的名义将5000元全部捐了出去。

  如今,十几名曾受李玉坤资助的学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几位也跟她一样,开始进行助学,连不少正在读书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想法。李玉坤希望,这份爱心能够永远传递下去。

   事迹搬上舞台闪耀十艺节

  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戏剧门类作品决赛拉开了帷幕,威海市参赛作品小吕剧《一个钱包》在决赛中亮相,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而《一个钱包》的故事,就是根据李玉坤老人的事迹改编的。

  小吕剧《一个钱包》讲的是贫困大学生宁静带着毕业后的第一笔收入2000元钱和父亲的临终嘱托,寻找资助自己4年的好人李玉坤,不料下车后竟然将钱包丢失。正当宁静着急时,一位清洁工老奶奶对她进行劝慰。结果,这位安慰她的环卫老人,就是4年来一直资助她的李玉坤,而资助她的人并不是“叔叔”、更不是什么企业老板,而是环卫工老奶奶。

  在2013年6月份举行的十艺节“群星奖”戏剧门类作品复赛中,《一个钱包》受到好评,顺利晋级十艺节“群星奖”戏剧门类作品决赛,并最终获得了群星奖。

  谈到自己的事迹被改编成话剧并获得了“群星奖”,李玉坤老人很高兴。但是她所高兴的并不是自己的事迹广为流传,而是高兴通过这个大舞台,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做好事。(本报记者 王天宇 通讯员 丛大斌)

(来源:齐鲁晚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