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中法3万高中生同时同题竞赛 英国人走,法国人又来【2】

2014年03月21日06: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法3万高中生同时同题竞赛 英国人走,法国人又来

  别拿数学当文科

  穆晓炯就在一次赴法教学交流中,研究过“套公式”这件事儿。

  “我们的学生对数学公式的熟练程度比法国人强很多,做题快。但法国孩子不会背公式,他们都是考试的时候慢慢推导,推出来再慢慢做题。”穆晓炯言语中流露出对“法式”数学教育方法的喜爱,“我们很多同学把数学当文科来学,死记公式。数学其实是一种思维体操,慢慢推算才是锻炼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而不是反复做题。”

  高一学生张海尘亲眼见过法国学生做题,“一步一步,按部就班,一点都不着急,从没见谁跳步走过。”张海尘平时做数学题喜欢“跳步走”,他说,如果不记公式,照法国人那样慢慢推算做题,成绩一定好不了,“我们这里就是抓分,速度一定要快才行。”

  这次的中法联合数学题,张海尘觉得“有难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套公式”。类似这样有创造力的题,在国内试卷中几乎没有。

  高一学生顾健平这样评价“套公式”的问题,“老师平时上课确实讲过,不要死记硬背公式,要我们自己多推理、多锻炼,可是考试的时候,不套公式哪来得及做题啊?”

  法国考试给的时间“超长”

  顾健平今年寒假刚刚到法国的鲁昂工程师大学上了两个礼拜的课,其后还到巴黎一所中学听过两天的课。这次的中法联合数学题,顾健平感受到一股浓重的“法式”味儿,“最明显的就是考试给了超长时间,就那么几道题居然给了两个小时那么久。”

  她在鲁昂工程师大学上过法语、物理、数学、信息化、自动化等课程。数学课上,她常常诧异于老师极大的“包容”能力,“今天上课刚刚讲完的一道题,明天考试就再考一次同样的题。哪用得着背什么公式,直接推吧,考试给的时间超长。”

  就像她刚刚完成的那份中法联合数学试卷,顾健平觉得题目其实“不难”,考查重点是“推理、变通能力”。

  以她对法国教师和学生们的了解,法国老师绝不会出那种又偏、又难的题来为难学生,“老师要是出特难的题,学生们考完会提出抗议,表示不能接受。”

  在巴黎一所中学的听课过程中,顾健平甚至发现,那里的数学课“特别简单”,“他们8年级上的数学课,相当于我五六年级时学的课。”

  尽管难度系数很低,但法国人的推理、思维能力却令顾健平颇为欣赏,“你别看他们慢悠悠地推算公式,他推出来特别有成就感,对这门学科也会特别喜爱。这样的教育,才有可能出‘大家’、‘名家’。”

  此外,法国中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也令顾健平印象深刻,“上课老师问再简单、再蠢的问题,都要主动举手回答,一堂课全程没发过言的,老师就算你没得分。课堂得分所占比例比期末考试分数大多了。”

  与之相对的是,顾健平说,内地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同学们上课时大多埋头记笔记,无暇回答老师提问,“我们高中课堂发言明显少了很多,大家记笔记、做作业都来不及。哪还有空锻炼什么逻辑思维能力?”(中法3万名高中生同时同题竞赛)

(来源:中国青年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