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杏坛千万圃,秋雨春风,锦瑟年华度。桃李榆荚都眷顾,枝枝叶叶添甘露。耕作哪分朝与暮,晓月昏灯,寂寞园丁路。黑发红颜无觅处,只留满院芬芳吐。
这首原创的《蝶恋花》词作者是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朱惠静,这位用心灵写诗的老师被学生称为“诗意老班”,她以学生名字为创作由头,为每一位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名字藏头诗,深受学生喜爱。
老师为学生打造专属诗
在常州市二十四中,有一位深受大家喜爱的老师,学生们称她为“诗意老班”,她叫朱惠静,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从事初中教育已有27年,是一名资深班主任,她的特点就是爱创作诗词,甚至她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首专属藏头诗。
2010年,朱老师带着不舍的心情送走即将高中的学生们,三年的朝夕相处,她心中更多的是不舍,为给学生送上一份毕业礼物,她苦思冥想,决定已全班学生姓名为元素,每人赠送一首姓名诗,这些诗是为每个学生量身订制的,不仅包含他们的姓名,还符合他们各自性格特点。
这一次的创作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并被学生们深深珍藏。往后,朱老师带的每一届学生,毕业时都能收到一份这样珍贵的礼物。
“每三年带一次,从初一开始,我会细细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这些都是我创作的来源。”朱老师介绍,只要是她班级里的学生,不分成绩好坏,到毕业时,都能收到她自己创作的诗。创作的过程辛苦而枯燥,但朱老师却并不认为,她说:“这就是师生之间一点不舍的情谊,也包含对孩子们将来的期望。”
带着学生感受诗歌人文
在常州诗词界,朱老师被大家熟知,她将自己创作的诗词及时更新到博客上,与大家分享。“读后,是温暖,是感动,触动到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网友们在佩服朱老师功底的同时也往往被打动。在阅读朱老师的诗词后可以发现,她的创作大多与学生有关,她告诉记者,她喜欢创作,但更喜欢带着学生一起感悟诗的美,同时鼓励学生创作,并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感受文字的同时,朱惠静对待每个学生也是尽量做到尽心尽职。2011年,班级里一位成绩落后的男生引起了朱老师的注意,这位男生虽然成绩不理想,但却有着一颗服务大家的热心肠,三年来自觉为班级擦黑板。朱老师并没有因该男生成绩不好而忽视他,而是不停地表扬他,甚至在全班同学面前放大他的优点,在得到老师和大家肯定后,这位男生在学生上也有了动力。
目前,朱老师教过的学生分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大名校,每当得知这样的好消息时,朱老师倍感欣慰,她说:“我喜欢仰视自己的学生,喜欢称他们为‘江南才子’、‘儒雅君子’等名号,我喜欢我教过的孩子们,男孩能‘骨骼清奇非俗流’,女孩能‘娴静犹如花照水’。”
(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