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关羽美少女?游戏里历史人物被"恶搞" 颠覆三观?【2】

2014年03月16日07:08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关羽美少女?游戏里历史人物被"恶搞" 颠覆三观?

  调查:大多改编伤了三国迷

  记者随即在高校学生间发起针对“历史改编类游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0位受访者中,超过半数人读过《三国演义》且对当下游戏改编无太大好感,“如今遍地打着三国旗号的网游中,除了官方的宣传和游戏中的英雄名字,根本看不到一丝三国的痕迹。”大概是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游戏数量太多,让慕名而来的三国迷们感到失望。但有数据显示,网络游戏的玩家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截至2012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中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60%),他们并不追求原汁原味的“三国味”,而更喜欢快意杀戮、美女成群的“江湖气”。

  开发者:博眼球!无奈啊!

  小乐是一名网络游戏策划,他告诉记者,网络游戏的娱乐性注定了改编正在向“不严肃”的方向发展,“大家都知道关羽忠孝节义,再在游戏里强调这点也没意思,大多数玩家对颠覆性的东西更感兴趣。”游戏根据不同载体,分为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

  小乐目前在一个网页游戏开发组,整个项目组一共18人,其中有人不仅要包揽文案策划工作,还负责后期测试。“要我们像端游的策划那样,熟读历史再一个个费心设计人物,是不现实的。”由于页游的研发成本与周期相对于端游更小,所以在研发上,页游的成本投入与预算将会直接影响一款游戏的质量。“也就是说,直接采用历史元素作为卖点,也使游戏背景创作这块轻松许多,不必重新设定一个剧本,更不必担心创新性与受欢迎程度。同时,这样的题材也可以为页游宣传造势提供无形的强大号召力。”

  对于糟糕的游戏改编,小乐表示开发商也很无奈。“网游的快餐化是造成糟糕改编的主要原因。游戏更新换代快,越来越少人重视剧情和细节,为了留住玩家,只能顺着玩家的喜好来设计。”

  争鸣:兼听则明

  小乐(游戏策划):

  社交是玩网络游戏的第一诉求,以打发时间和体验游戏里的故事为主的调剂减压是第二诉求,因此,游戏的趣味性远大于平衡性。

  网络游戏的玩家在游戏中追求的更多是一种娱乐,如果正儿八经地在游戏中讲述历史,反而会让人觉得不适应。

  安东强(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游戏改编无可厚非,但主流历史学应普及相对权威客观的历史知识。电子游戏发展是市民文化的体现,游戏改编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市场需求,又激发了玩家对历史的兴趣。主流历史学不妨乘势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人们传播和普及历史知识,使大学学术真正为大众服务。

  广州六中李老师:

  要是能通过“中国风”类型的游戏来感受传统文化,学习历史知识,这是一种感性学习,比看电视剧好玩,比看书轻松。可惜现在的游戏大多太乱,精品很少,经典名著被改得乱七八糟的,那还不如不玩的好。(文/郭原毓 实习生 李珣 图/来自网络)

(来源:广州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