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的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因为担心5岁的儿子受到不好的影响,“海归妈妈”孙女士对社会负面信息“严防死守”,连家里的有线电视也停了,至今已有一年。(3月13日《武汉晚报》)
孙女士的做法可以用一个“堵”字来形容,试图给孩子营造一个“无菌”的空间,问题就出在这里。孩子的成长不是封闭的,也无法封闭,走出了家庭怎么办?无法改变的大环境仍然存在,有室内外的“温差”。若保护过头了,孩子很可能回家发现母亲讲的都是“谎言”,产生更大的困惑。保护并不是给孩子创造一个童话的世界,美好不等于虚幻,屏蔽不等于不要真实。既要防止孩子受到“细菌”的感染,又要让孩子对一些“细菌”产生应有的免疫力。我们有理由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有义务引导孩子向往人性之美,趋利还要避害。孙女士的“屏蔽教育”有走极端的嫌疑,表达出来的是对社会环境负面影响产生的焦虑。
“屏蔽教育”更该是全社会的功课。其一,要修复社会心态,矫正社会道德环境,健全社会规则,让社会回归理性,创造平和、宽容、诚信的公共环境,给孩子们作好示范;其二,要重视社会文化建设,强调媒体素养与媒体道德,防止各类“信息污染”,建立影视、图书分级制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其三,要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扶持和鼓励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与生产,让孩子读自己的书、唱自己的歌、看自己的影视片;重视未成年人心理成长的研究与指导,强化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呵护。(房清江)
(来源: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