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评论:“有偿家务”是一堂失败的家教课

2014年02月18日15:41    来源:燕赵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评论:“有偿家务”是一堂失败的家教课

  日前,网上一幅关于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图,引发了许多家长及老师的共鸣,图中的内容也让许多家长感触颇多。许多孩子因为学校对做家务活儿的要求以及父母的教育,可谓家务达人。而有部分孩子,因为父母的溺爱,懒于动手,甚至要求家长实行有偿劳动。(2月17日《成都晚报》)

  让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既可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也可锻炼他们的自立意识和动手能力,其好处自不待言;但面对是否应该有偿的话题,家长们却表现出见仁见智的观点。其争议焦点在于人们对家务劳动价值取向的认知差异。

  应该说,一些家长热衷于有偿家务的家教方式,其支撑理由主要缘于这样一种认知:家长终归是要给孩子零花钱的,通过有偿家务的方式,既可让孩子懂得劳有所得的道理,又可借机对孩子进行理财方面的教育,可谓一举两得。也许,这种观点不无几分道理,但其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有偿家务的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

  首先,异化了零花钱的抚育性质。作为监护人,家长为孩子的付出是义务、责任更是无私亲情。所有学习用品的提供及零花钱的给予,都是抚养方式的体现,孩子对父母的抚育应有心存感激的基本认知,而通过有偿家务获取的零花钱,却被异化为劳动所得的薪酬。尽管花起来理直气壮,但心安理得之余的感恩淡化却不言而喻。在传统孝道渐行渐远的当下,有偿家务无疑让孩子缺少了知恩图报的文明教化。

  其次,扭曲了无偿“家务”的本来面目。“家务”有别于社会活动中的一般性“劳务”,更多的是具有彼此体谅、无私奉献和共筑爱巢的无偿性质,很难界定分内分外的职责归属。让孩子的劳动成为“有偿”,父母的劳动保持“免费”,既是对父母辛苦劳作的“不公平”,也无助于对孩子作为一名家庭成员应该具有的奉献与担当的培养。在孩子普遍缺乏爱心付出、合作共事背景下,“有偿家务”无疑会强化孩子的“自私”理念。而由等价交换导致“老板”与“打工”的地位异化,更让温馨亲情变得冷漠无味。

  其三,这强化了金钱至上的功利思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幼儿园交给孩子的自立启蒙,帮父母做家务也常常是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有偿家务的家教方式明显背离了这种教育初衷。孩子从事家务需要驱动力,但这种动力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独立行事与体谅别人的引导与鼓励上,即便需要物质刺激,也应该是阶段性的“好孩子奖金”,而不是一事一议的家务工资。讨价还价本身就是孩子误入功利泥沼的信号。

  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孩子好品德、优素质的形成需要点滴正能量的日积月累,而沾染不良习惯则往往易如反掌。家庭教育应该立足与正面与长远,尽可能规避负面印记。弊多利少的有偿家务的家教方式,不要也罢。张玉胜(河南漯河)

(来源:燕赵晚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