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放弃寻找对方
虽然郑雄坤被拐卖时年仅5岁,可是他已经对自己的家有了记忆,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被拐卖的。虽然身在养父的女儿家,可是他自己也在苦苦地寻找亲生父母。
初中毕业之后,郑雄坤到河源打工,做帮厨一年。他说:“我记得我是说客家话的,而广东的客家人一般聚集在惠州、河源、梅州等地,所以我就在这些地方找家人。”在河源、惠州等地,他骑着摩托车在大街小巷到处寻找,但是没有任何结果。
之后,他到了最初失踪的深圳,在罗湖区的金威大厦打工。其间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寻找家人,可是因为压力太大,他在深圳打工一年就辞职了,后来辗转去了东莞打工。
志愿者帮他们团聚
一边是年轻的儿子苦苦寻找着自己的亲生父母,另一边,他的亲生父母在十几年间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自己的孩子。
一次,郑雄坤在电视上看到了宝贝回家寻亲网成功帮助找到失散亲人的事情,他把自己的经历发在这个网上。在帖子里,他写着自己的家后面有一个池塘,妈妈常常带着他去看戏,他下嘴唇因为跌倒留下了一条伤疤,还有失踪时和妈妈一起卖水果的情形。
2010年,在电视上看到了宝贝回家寻亲网的报道后,郑双平把孩子失踪的情况发到了网上。
3年来,志愿者们通过对比成千上万条帖子提供信息,包括孩子失踪时间、失踪过程、照片等,终于,一个名叫红黄凤凰的志愿者比对出,郑雄坤和郑双平相似度很高。
今年1月26日,志愿者将郑双平的电话发给了郑雄坤,犹豫了好一阵的郑雄坤拨通了电话,双方比对了郑雄坤失踪时的情况。
1月27日,郑双平一大早就开车带着妻子去见郑雄坤。郑双平告诉记者:“见到他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他应该就是我的儿子。”(记者林静)
(来源:广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