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新闻联播》让大家记住她 回访王小敏,再说幸福【3】

2014年01月02日08:20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新闻联播》让大家记住她 回访王小敏,再说幸福

  新的学校

  老师说小敏越来越开朗;小敏说她现在交了6个好朋友。

  才转学到赵家小学的时候,小敏其实有些不习惯,“中午要自己打饭吃,老师教的也不一样。”

  王小敏的班主任陈勇年说,王小敏去年9月份刚转来时,在学习上比较吃力。“刚开始她习惯不好,不按时完成作业,一问她,就说自己作业是忘了带或者是书掉了。”

  陈勇年分析,也许是以前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要求她按时完成,所以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其次,可能因为王小敏基础较差,要完成作业比较费劲,时间也长,所以不爱做作业。

  针对这个情况,陈勇年和王小敏的父母沟通了三次,希望父母和老师一起监督她完成作业。他还安排了一位成绩较好的同学,专门负责帮助王小敏学习。一方面希望同学之间能互相监督,一方面也希望王小敏能尽快融入班级中。

  “小敏和她弟弟的作业,我勉强能看懂。”每天下班回到家,田学美必做的一件事是检查两个孩子的作业。其实,更多的时候,她只能凭字迹来判断孩子们对待功课的认真程度,全部检查一遍主要是看一下是否有没做的题。这是这个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母亲唯一能做的。

  陈勇年说现在王小敏改变了许多。在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下,现在王小敏基本上都会按时完成作业。就算偶尔没完成,也会坦诚地告诉老师然后自己补上。并且,也许是因为父母陪在了王小敏身边,现在王小敏越来越开朗了,和同学们相处也很融洽。

  “我现在交了6个好朋友。”几个小伙伴最喜欢玩的游戏是跑步比赛,王小敏抬起头,语气里有抑制不住的自豪:“我比他们矮但比他们都跑得快。”

  再说幸福

  “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走在路上,是最幸福的时候。”

  “我们是4月份正式到电子厂上班的。” 王元平谈起工作,话就变多了。在上海打工的时候,王元平在宝山一个专门负责拆迁的建筑公司做拆迁工作,而田学美在一家老乡开的饭馆洗碗。

  比起这些体力活,回到家乡倒让两口子成为了真正的技术工人。现在,王元平负责在厂里绞铜丝装零件,而田学美则是电线质量检查员。“上班轻松了很多,还能跟着技术师傅学点东西。”王元平说现在两人每月能挣5000元左右,虽然比在外面要少点,但毕竟家乡的生活成本也跟着降低了。

  “以前哪里想过能有这样的生活,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两个孩子。”一家人再也不用隔着电脑屏幕见面,而住在离赵家镇并不远的白桥村的家人,也能常常见到两口子。田学美和因病离世的第一任丈夫生下的两个女儿已经读初中了,每个月,田学美争取回家看他们一次。

  “2009年离家时,大女儿才10岁,我心里总觉得愧疚。”这个特殊的家庭让眼前这位母亲有着更复杂的感受,回家乡上班,虽然仍然要面对家里的巨大开支,但田学美心里不“慌”了。“就是感觉到踏实,随时可以看到亲人,觉得再大的困难都能一起面对。”

  小敏对这样的生活模式很满足。爸爸妈妈周末不上班的时候,会带着姐弟俩一起去镇上买菜,然后一起回家做饭,“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走在路上,我觉得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