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十八届三中全会与毛中特和马原最关联考点

2013年11月20日16:07        手机看新闻

毛中特部分: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国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己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1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 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4 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

1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 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 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 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的全面性

(一)改革的全面性

邓小平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从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出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因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务。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二)“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它归结为生产力标准,即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关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社会意识划分为①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②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③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社会意识形态并不是全部的上层建筑,而只是上层建筑中的观念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同时也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哲学上,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其基本要素包括: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者。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的还是不适合的,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首先,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

其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现实存在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民族中,由于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不同,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每一社会形态内部既有这个社会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又有旧社会的残余和新社会的萌芽。“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因此,社会形态的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要做具体的分析。

最后,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与自然界相似的过程(自然历史过程),即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这就为我们科学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提供了基本思路。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方面: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横向看,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其各自的特点。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形态依欢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五、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中两对基本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鉴于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

(2)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物质利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不同时代的阶级斗争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无产阶级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一切阶级,它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是最有前途、最富有革命彻底性的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以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为最终目的的斗争,其历史进步作用是其他阶级斗争不可比拟的。

(3)革命。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

(4)改革。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改革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5)科技。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又说: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其一,它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质的变革;其二,它使人们的劳动形式产生质的提升;其三,它使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和人是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做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三个原则:①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③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①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②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③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④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主义建设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第一项要求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文章来源:跨考教育 

(责编:实习生杨祎、熊旭)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