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院士何以成“退不了休”的“终身荣誉”?

吴江

2013年11月20日15:38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今年11月,年满80岁的沈国舫院士,向工作了一辈子的中国林业大学表达了退休的意思,结果,党委书记和校长都不放。“他们说你怎么能退休呢,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还要靠你说话呢。他们不肯放,即使我到80岁了”。沈国舫还是环保部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中方顾问,今年他也表达了请辞的意思,结果对方硬拉着不放,理由是这个岗位既要中文行,又要外文行,还要知识面广。“他们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顶替”。(《中国青年报》11月18日)

“活到老学到老”,用来描摹院士们的状态,其实已远远不够。相比当下饱受争议的延迟退休年龄,对院士们而言,即便是按延迟5到10年后的年龄退休,也仍然是奢望。一些远超退休年龄的高龄院士们,仍然不得不在岗位上发挥余热,“活到老干到老”,看来才是院士们当下最为真切写照。

诚然,院士这个头衔,的确得来殊为不易。等到真正熬成院士,即便还没垂垂老矣,多半也已接近退休年龄。这样看来,如果刚评上院士,便只能按时退休,回家含饴弄孙,还真是有“不把院士当宝贝”之嫌。尤其是当一些院士自身在团队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再加上院士本身所具备的影响力,一旦院士退休,影响力以及发言权的弱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不利因素,显然毋庸置疑。

此外,院士称号的得来,自然少不了来自院校与科研机构各方的倾力支持,既然如此,院士称号不再只是个人荣誉,而被当作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公共资源,也就并不意外。于是,院士想要退休,院校表示反对,年满80岁仍然要站好院士岗,扛好院士这面大旗,某种程度上也不过是院士荣誉资源化的必然结果罢了。

而作为独立个体的院士,到了年龄退休与否,当然应当首先尊重其个人意愿。假如院士自身有继续发挥余热的愿望与积极性,当然再好不过,但明明院士本人已心生退意,却仅仅因为头顶的院士光环,而遭来学校的反对,甚至不得不把“终身荣誉”当成“终身工作”来干,恐怕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只不过,当院士不仅仅只是个人贡献与荣誉的见证,而成为了所属科研机构的牌子。对于科研机构而言,院士甚至也不再只是一位在其领域有过卓越贡献的老者,而是成了为科研机构争取更多资源和利益的“看家宝”。如此背景之下,“院士”角色与定位的异化,使其偏离了学术的本位,最终让院士们都“身不由己”,以致连退休都不能自己说了算,很大程度上,或许更需反思院士在科研体系中被错误定位,以及科研资源的分配与评审机制对于“虚名”的过度关注。

现实中,既然有了院士,便意味着可以多拿项目,多分科研经费,攸关巨大的利益,院士们还能不能继续科研工作,甚至是否还能管理科研已不再重要,只需院士还在位,项目申报将院士大名列入,便意味着成功了大半,这样的科研评审与资源分配机制,当然注定了“院士退休难”。而相比“老院士无法退休”,更令人担心的恰恰是院士身份与利益的强相关性,已然让院士遴选过程充斥了利益公关与猫腻。无论是张曙光仅差一票当选院士,还是近期曝出的院士师徒反目,其中所曝光的诸多细节,院士申报与遴选过程中,其实已然不乏类似的利益牵绊。

基于上述视点,院士退休难的背后,其实根本缘于科研的利益化,以及科研资源分配的“赢者通吃”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成为科研利益链上的关键“棋子”,甚至成为保障科研经费“活菩萨”的院士,难以自拔、身不由己,也就绝不意外了。

来源:跨考教育

(责编:教育实习生、熊旭)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