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国家督学张志勇:教每个孩子学会做人

2013年11月20日14:06    来源:现代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大家专栏

张志勇(国家督学,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教会学生做人,是学校天经地义的责任。但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潮下,这种天经地义的责任已经没有了任何神圣可言,似乎它也必须为学校追求升学率让路。

今天,在不少学校,教书育人成为了一句空洞的口号。教书与育人不再具有天然的联系,教书却与考试、升学、升学率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育人、培养人、陶冶人、帮助人,不再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应试的本领,追求学生考高分,已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主要任务。这就从教育的天然使命中排斥了“教会学生做人”的本质诉求。日常的德育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弱化,做学生工作,做学生德育工作,成了班主任、成了德育教师的事。

今天,在不少学校,德育课程成了应试教育的附庸。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少得可怜的德育课程,人们还用传授知识的办法来实施,致使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也彻头彻尾地成了应试教育的附庸。这与思想品德课的考试评价制度有关。就其本质而言,我早就主张,应取消中小学日常的思想品德考试,因为检验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不是考查学生记住了多少德育条目,而是是否将这些德育条目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

今天,在不少学校,学生的道德养成无法得到社会生活实践的滋养。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上课、作业、考试,几乎成了学生生活的全部内容,家庭生活实践、社会生活实践、劳动生活实践、行业生活体验,几乎成了学生生活的空白。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我们把做人教育从学校教育核心价值中排斥出去,当我们的学校德育违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当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制度和非制度化两个方面弱化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我们收获的必然是学生在做人方面留下的种种缺陷:在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年轻人与老年人抢坐位;在人际交往中,文明素养不高,甚至缺乏教养;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自主管理能力差……

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应试教育或者说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的第三个教育恶果是:学校道德教育缺位、道德教育扭曲、道德教育缺乏社会生活实践滋养,带来的必然是学生道德生活世界的种种失范。

从教育良知上讲,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重视每位学生的德性成长,促进每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守的第三条教育底线。

(责编:林露、熊旭)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