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鱼从冰箱里来,水从水龙头里来”
有位记者曾经举例,有人问小朋友,鱼从哪儿来,水从哪儿来。没想到很多孩子的回答是:“鱼从冰箱里来,水从水龙头里来。”
“现在的孩子挺可怜,已经没有时间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了。周末要上奥数班,作文只是为了考分。整天在学校、家庭与补习班之间往返,写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有创意?”创意文学写作推广者远慕认为,现在孩子社会化教育几近空白。
漆永祥也同样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孩子写作文和他们自己没关系,因为孩子没有自己的生活。他举例说,曾命题让学生写一篇名为《放学路上》的作文,结果很多人都写不出来。“因为放学后,就被父母用轿车接走,去课外补习班,仍是下一轮的‘上学路上’,何来‘放学路上’?”
“我们的作文教育一向强调主题崇高,注重教写作技巧,这些形式化的教法,是不是框住了孩子的思维空间?”远慕认为,我国的写作教育必须从目的、技能和形式等进行反思。“作文教育到底培养孩子什么?孩子为什么写作技能匮乏?”
山姆·史沃普上写作课就是创造一个讲故事人的群体。他认为,如果一直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那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感情和经验写出来,这样的写作有了个性,孩子跟语言的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亲近,就会有更新鲜的素材和方法去写其他东西,包括应试写作。创造性写作会不断启发孩子的想象力,他们长大成了商人、律师或软件设计师,就会具有与众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们读书和写作,让孩子在这些实践中了解艺术创造的实际方法。”
“但是我们的作文教育更多地强调了知识和技能,而对孩子的社会化缺乏关照。”远慕正在中国推广的创意写作,其宗旨就是还原写作的本质。
“不能让孩子戴着面具应试了”
经常有人问漆永祥,什么样的高考作文能给50分以上。他的评价标准很简单:“要写人话、写真心、写真事。”
漆永祥把不写人话的那些作文统称为“高考体”。他多次组织各区县中学语文老师一起座谈时都特别强调,不能让孩子戴着面具应试了。漆永祥介绍,北京高考阅卷开始“严打”三种作文:一是“假大空”,写得再好也不会给高分;二是模式化、套路化的,无论什么题目都从准备好的王昭君、苏东坡、莎士比亚、牛顿的名人故事中选一个往里套;三是“题目要求写书店他却写海滩”的,还写得文从字顺。后两种往年能得高分,2012年起,把套路化的和似乎写什么都好的作文降到三类,也就是说过去可能得50分,现在最多得30分。
“大纲课标是死的,教师是活的。也请老师相信我们。”漆永祥建议,老师不要太保守,不敢实验,要鼓励孩子多写些身边的故事,写实话,写真话,写自己。
陈长泉说,现在写作教育也在悄然破冰。他希望老师的语文教学真正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同时在整个教育越来越功利化的今天,家长和孩子不要过分功利化。
山姆·史沃普经常这样给孩子们说,铅笔,只有接触到纸,同时和语言发生作用,才会产生无穷的魔力。“孩子天生是艺术家,他们都有想象力。让孩子写作,就是给他们想象的自由。”(记者 陈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