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书法,板书备课改作业从不含糊
4月15日上午,记者赶到威信县长安镇安乐小学时,江声发老师正在三年级一班的教室里上课。在50个孩子的朗朗书声中,江老师上身穿一件灰色西服,潇洒中也露出儒雅。然而,他的两只西装袖子里却是空荡荡的。
江老师在教学生查字典。他把查字典的步骤一条条写在黑板上。江老师的板书写得非常工整。让记者十分好奇的是,一个无臂老师,到底是如何写的呢?
“这是我初为人师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说到书写问题,江老师一脸的坚毅表情,不过言谈中却了多了一份喜悦。“我在外乞讨时,见过几个跟我一样的残疾人在街边用粉笔写字,而且写得非常漂亮。既然别的残疾人能写字,我也一定能写。”
在这种信念下,江声发在家苦练书法。“他把粉笔绑在残肢上,一有空就写。桌子上,大门上,就连门口的水泥地上,都是他练习书法的好地方。”江声发的三哥告诉记者,开始教书那一年,江声发每天放学回家,至少要练习4个小时的粉笔字。
江声发告诉记者,他不满足于写粉笔字,写钢笔字,他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练起了毛笔字:用牙齿咬住笔管,苦练“口书”。
记者看到,身高1.76米的江老师举着残肢,侧着身子在黑板上写字时,只能写黑板的下半部分。因为没办法拿黑板擦,江老师只好用自己残肢上的衣服擦黑板。
江声发的备课笔记认真、整洁
每天上课前,办公室的老师都会拿几支粉笔,放进江老师的上衣口袋里。到教室后,坐在第二排那个叫周梦的小女孩,会主动过来帮江老师捆绑金属粉笔筒。江老师在黑板上试了试,正合适,就开始写字。
课间休息时,江老师一般会抽空给学生们批改作业。这时候,周梦同学又过来替江老师“换笔”:将粉笔拆下来,重新绑上红色圆珠笔或者红墨水钢笔。
批改作业的时候,孩子们都围在江老师身边。江老师一边批改,一边向学生讲解。江老师批改完后,会在孩子们的作业本后面,工工整整地写一个“阅”字,并写出等第和日期。学生们见老师批完一页,连忙替老师翻书翻本子。如果没有学生在旁边,江老师也会用嘴和残肢协作翻书。
“江老师没有手臂,镇中心小学的领导曾经关照过,他可以不备课,不写教案。然而,江老师的备课笔记却是写得最认真的。”安乐小学的校长李禄贵告诉记者,有一次长安镇中心小学组织一个检查组,对全镇教师的备课笔记进行检查。全镇几百名教师中,评到“优”等的没几个,而没有双臂的江老师却名列其中。
记者在讲台上看到,江老师备课笔记本上的字都是用钢笔楷书,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几乎没有涂改的痕迹。
说到教学成绩,安乐小学校长更是赞不绝口:“一村一校的时候,江老师一个人在大山村任教,每学期全镇联考时,江老师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每次拿到的奖金也是最高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