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中石化旗下各下属二级单位均会按例举行校园招聘。但当这些二级单位在今年1月份将招聘计划上报至集团总部时,遭到了总部的否定。
取而代之的是,中石化公布了新的招聘计划,即采取网上报名、统一考试的方式。据统计,此次中石化各二级单位共招聘2011名学生,与往年的9000多个名额相去甚远。
此外,此前与部分应届毕业生签约的江苏油田、燕山石化和仪征化纤等公司在此次公告中并没有招聘计划,甚至连中石化最大的油田胜利油田也没有名额。
尚明说,与其他没有名额的二级单位相比,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还拥有200个名额。“如果通过考试,还是有机会进入的。”
但孙阳和他的同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中原油田和河南油田在新的招聘政策中没有名额,因而他们想进入中石化的梦想泡汤。
中原油田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今年原本按照往年的规模招聘学生,但后来发现不需要那么多人,所以不招了。
为此,中原油田和河南油田给每位被解约的应届毕业生赔偿了2万元,并与他们解除了2011年签订的定向培养协议。
新的招聘政策也打了“关系户”一个措手不及。由于中石化的工作稳定,收入不菲,因而大多数中石化的职工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够在毕业后进入到中石化工作。
胜利油田的一位职工称,在中石化去年12月份公布招聘行程前,胜利油田的部分职员询问油田高管,得到的答案是2012年胜利油田将会招收600个名额。
毕业于长江大学的王天告诉本报,由于父母均在胜利油田工作,因而在这次招聘中放弃了中石油和中海油,直奔中石化。但没有想到的是,胜利油田今年竟然不招了。
一位律师告诉本报,公司单方面提出解约属于违约行为,学生若不同意公司提出的赔偿金额,可提出仲裁。
截至记者发稿,中石化2013校园招聘报名人数已达13439人。如今,中石油和中海油的校园招聘时间已过,那些被解约的学生不得不一边抗议,一边准备接下来的考试。
中石化一位内部人士称,过去的招聘政策导致中石化这么多年来员工人数越来越多,新的政策目的就是在于控制人员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