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2012高考报道_人民网教育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
张艺执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第八章 两线差加修正值法(预测校线)
两线差加修正值法是一种既定量又定性,以定量为主,以定性为辅,预测当年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线(简称校线)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最后,用当地当年确定(或预估)的某科类某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加上修正值,得出所预测出某学校当年的录取最低分数线。
一、两线差
(一)什么是两线差?
两线差,顾名思义就是两条分数线相减所得的差,即每年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线(简称校线)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所划定的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省线或批次线)之差。如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在湖北省理工类录取最低分数线604分,湖北省2012年第一批次本科理工类录取控制分数线551分,两线差即为53分(604-551=53)。武汉大学2012年在湖北省文史类录取最低分数线603分,湖北省2012年第一批次本科文史类录取控制分数线561分,两线差则为42分(603-561=42)。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在河北省理工类录取最低分数线646分,河北省2012年第一批次本科理工类录取控制分数线564分,两线差82分(646-564=82)。余此类推。
(二)采用两线差的原因及其作用
之所以要采用两线差,是由于此年与彼年的相同分数,即此600分与彼600分是不能画等号的,也不具可比性。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年度各科试题的综合难度系数是不同的,不在同一个参照系内,从实质上来说,不同年度分数的含金量是不同的。比如说北京市2005年的理科600分所对应的排序位置是1461位,而北京市2006年的理科600分所对应的排序位置仅是5775位,能与2005年排序1461位相对应的是2006年的650余分;同是600分,可含金量相差50余分之多。再看看对考生录取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就更清楚了:北京市2005年理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70分,而该市2006年理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28分,相差了50余分。因此,采用两线差就可以将不同年份的不具可比性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具有可比性的资料。这就使得我们手中的资料,不仅可以作纵向的比较,也可以作横向的比较。
二、修正值法
(一) 什么是修正值法?
之所以将其称之为修正值法,是因为修正值不是简单的一步运算就可得出的,而是几个步骤与几个方面的有机合成,具体来说就是基数(某地当年的某科类某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波动分数与修正分数的有机组合。
(二) 修正值法中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修正值法中有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波动系数。这个波动系数,经笔者分析研究并不断总结,采用了以黄金分割系数为基础并经衍生的波动系数:(1)主要的波动系数0.382;(2)次要的波动系数0.618;(3)附带的波动系数 ;(4)衍生的波动系数。衍生的这几个波动系数是如何产生的呢?① 由波动系数产生了波动系数。② 由波动系数产生了波动系数。③ 由波动系数产生了波动系数,当然可称之为波动系数为的使用,简单来说就是,只需要几年的即可。④ 由波动系数产生了波动系数;⑤ 由波动系数产生了波动系数,简单地说,就是在波动系数使之成为的这2个波动系数。
(三)修正值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什么?
修正值法中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就是通过修正因素得出修正分数。由于在各地招生的高校众多,而报考的考生更是数以十万计,因此在招生录取中产生的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必然存在着差异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就造成在有些情况下,除了充分利用波动系数的作用外,还必须“考虑修正因素拿出修正分数”。这是由于修正分数在修正值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减小误差的作用、与波动系数互补的作用以及稳妥保险的作用和简便可行的作用。
(四) 修正值法中不可忽略的十大修正因素。
在选择采用什么波动系数的时候,或者在求出波动分数、计算出预估分数的基础上,均有必要考虑需修正的因素;只有全面地考虑了需修正的因素,才可能使所预测的校线误差更小一些,从而更准确一些。需要先强调说明的是:全面考虑了需修正的因素,进行修正的分数一般在以内,非常特殊的情况则另当别论。需考虑的修正因素通常有哪些呢?
1.当地当年有无大的事件变动。如2004年湖北省高考从采用全国统一试卷到语文、数学、外语自行命题,再到高考志愿填报从使用多年的考后估分填报改为据分填报。一般来说,据分填报比较容易产生考生 “扎堆”报考某些高校的现象,尤其是第一年进行更是如此。四川省2005年,广东省2008年高考志愿填报也从考前猜分填报改为据分填报,也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扎堆”报考省内高校的现象(即便如此,据分填报的“扎堆”现象比之猜分填报与估分填报还是要稍好一些)。这从表面上看是采用据分填报的高考志愿填报方法造成的,而从深层次看则是由于考生未能使用行之有效的报考方法(即较准确地预测校线)。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推进平行志愿,许多地方均由“小平行”改为“大平行”。上述变化均属地方上大的事件变动,必须将其作为修正因素重点加以考虑。
2.所报学校近几年有无大的事件变动。如200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生的招生丑闻对其2005年的招生产生了显而易见的较大负面影响。北航2004年在鄂投档分数线高达647分,比省划投档线高出多达86分,而2005年则跌入了谷底,投档分数线仅为524分,与省划录控线持平。这里面固然有2004年冲高、2005年向下回归的作用,但招生丑闻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是不可否定的。北航在其他省市的投档线也呈现了同样的变化趋势。所以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考生也应对预测分数作出修正。
3.当年学校招生工作及宣传的力度。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希望能到哪所院校读大学,主要是依据各院校的社会影响和院校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对一些院校而言,在各地的招生情况与当年的招生宣传及招生工作力度有很大关系。如西安交通大学2002年在湖北省的院校投档分数线为599分,高出省划重点线44分;可到了2003年,其在湖北省的院校投档分数线为503分,仅高出省划重点线1分; 2004年情况更糟,其在湖北省的院校投档分数线为561分,等于省划重点线。于是在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便派出大批招生人员光临湖北,对相关重点高中及其所推荐的优秀生源进行攻关,还通过媒体进行较大力度的“宣传攻势”。2005年6月27日,即武汉市举行2005年高招咨询会的前一天,西安交大还在武汉二中举行招生咨询会。至此,西安交大已在湖北省十余所重点高中举行咨询会,“网罗”高分考生。同西安交大如出一辙的是,2004年没有在湖北省招到高分考生的许多省外名校,2005年提前启动,按湖北省招办公布的一分一段表,和高分考生“亲密接触”。果然当年就收效颇好,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在湖北省的院校投档分数线达574分,竟高出省划重点线多达50分。这当然是合力作用的结果,既有前2年跌到谷底,需要自然回归的作用,也有加大招生宣传及招生工作力度所起的立竿见影的作用。遇到着这种情况,考生也应对预测分数作出修正。
4.关于高校预估当年录取分数线。
(1)在高校预估录取分数线这个问题上,很多考生及家长对院校招生负责人员所作出的预估给予了过高的期待,似乎是一言定天下。其实在正式录取前,作为负责招生的教师,也只能是预测,不过由于长期负责招生,预测相对准确而已。但即使较为负责的、颇有工作经验的院校招生咨询人员,也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当然也存在一些不是很负责的院校招生人员,或是因为想拉生源,或是因为其它原因,在咨询会上信口开河,随便说出一个分数作为对录取分数线的预测,还随意向考生许诺录取与否、录取至某热门专业。但是,严格按招生规范操作的院校是不应该在正式录取前给出这样的承诺的,由于不可能完全实现承诺,结果是损害了考生的利益,也损害了学校的形象。
(2)正确认识学校公开预估录取分数线的目的和用意及做法。高校公开预估录取分数线的目的和用意都基本相同,简言之,就是有助于当年的招生工作,即招到德、智、体均好的优质生源,尤其是高分考生。可在方法上却不尽相同,有的意在准估,有的有意高估,有的却有意低估。以下文字引自《武汉晚报》(2006年7月16日)的一篇文章:
预估分数线:招办主任都在“赌”
“没有哪个招办主任愿意预估分数线,但也没有哪个招办主任敢不预估分数线。”昨日,我市某高校资深招生负责人坦言:每逢招生季节,每一个招办主任都在“赌”。高校招生,最怕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志愿断档,一种是志愿扎堆。从表面上看,是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失误,但问题的本质,还是出在高校招生的“定调”上。
每年高考结束后,各高校都会派出招生老师赴中学宣传招生。这些招生老师所透露的录取信息,尤其是预估分数线,则成为许多学校推荐和考生选择志愿的标准。随着高校生源大战的愈演愈烈,各高校在中学的招生宣传竞争日趋激烈,宣传口径也从预估慢慢变成了保证和承诺。
与其说每个招办主任在赌,倒不如说每个高校的决策层在赌。向社会公布的预估分数线,都是由学校领导反复商量后最终拿出来的意见。
无独有偶,再看一篇文章:“高校预估分数线成害人线,上线考生惨遭落榜。 华科大信誓旦旦许诺的必录线,因考生扎堆分数线‘水涨船高’,成了‘空头支票’,16位上线的考生惨遇‘落榜’;武大、复旦的预估分数线则‘高了点’,非常遗憾地第一志愿都招不满,出现了广东招生少见的‘断档’现象。今年,是广东实行知分填志愿的头一年,不少考生感叹高校给出的预估分数线反而成了‘害人线’——扎堆或断档,都让考生很痛苦;而无论高校招生宣传是‘豪放派’还是‘谨慎派’,都可能‘捅娄子’。”
所以,笔者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要理性地看待高校公开的预估录取分数线,千万不可过分迷信,以致重蹈覆辙。
(3) 上面讲的是高校在能够较准确地预估校线的前提下,都有如此复杂的令人们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是高考志愿填报这种上万人的“大兵团作战”呢?万一估错了,误差很大,是不是会导致“南辕北辙”啊?
(4)媒体在公开高校预估录取分数线后,无疑会左右考生及家长,其所带来的反向作用或者说负面作用,考生和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并心中有数。举例来说,2004年6月,武汉各媒体公布的42所重点高校预估分数线,与7月省招办公布的实际院校投档线相比,仅4所高校估分差距在5分以内,大多数高校的估分差距在5~15分,有的差距更大,还有一所大学的实际投档线甚至低于预估线60多分。2005年与2006年均误差很大,误差较小的很少。2005年,武汉大学在6月28日通过媒体公布,初步预计文、理科一般分别高出省重点线35分以上。几经周折,否定之否定才将预估最低录取分数线确定下来,不可谓不慎重,不可谓不周密,不可谓不用心良苦。可实际结果是,武汉大学2005年在鄂录取分数线:文科549分(高出重点线43分),理科569分(高出重点线45分)。这与其说高校预估录取分数线有失水准,不如说是高校预估在鄂录取分数线经媒体公布后,因左右考生及家长所产生的反向作用或者说负面作用而导致。因此在这里笔者告诫广大考生及家长切勿盲从,切勿人云亦云,而应三思而后行。
相关专题 |
· 2012高考报道_人民网教育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2011招生计划及简章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