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2012高考报道_人民网教育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
张艺执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5.高校招生人员“忽悠”考生的力度。“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常识大家都知道,因此,日常生活中上当受骗的只是极个别现象。但在高考志愿填报这个问题上,许许多多的考生和家长却常常自觉而不自觉地忘记了这个常识。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许许多多的考生和家长在各种高考咨询时的表现就明白了。在高考咨询时什么问题问得最多呀?当然是,我考了多少多少分,能报什么学校?我考了多少多少分,能否报某一所学校?考生和家长如果将招生老师、高考专家对此问题的回答仅仅作为可有可无的参考还是可行的;但如果将招生老师、高考专家对此问题的回答“当圣旨”,作为填报志愿的首选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那就成问题甚至是大问题了。全国每年因吃“天上掉下的馅饼”、“免费的午餐”而消化不良、导致“生病”,以至抱憾终身的考生有许多,现举几个考生的例子,说一说违背常识的危害及应对办法。
(1)老师“忽悠”了646分考生,又成生源战牺牲品。
2007年高考后,河北省考生袁倩倩经历了冰火两重天。646分的成绩使她成为全县探花。在报考大学时,西安交通大学的招生老师多次在电话中信誓旦旦地说上西安交大没问题,袁倩倩满怀信心填报了该校。然而让她始料不及的是,她因3分之差与西安交大失之交臂。
袁倩倩是沧州东光县南姜村人,去年高考仅530分,经过一年埋头苦读,今年考出了646分的优异成绩。她是单亲的贫困家庭,一家人就靠妈妈每月260元钱的低保和劳动局每月发的300元钱勉强度日。尽管生活艰难,但今年袁倩倩的好成绩让妈妈多年来的愁云散开了。读一个上得起的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不愁没有好前程,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到她身上了。“在不同时间打了5次电话,5个老师都这么肯定,态度都非常坚决:别的学校不用考虑,就报我们学校就行。”考虑到西安交大的学费和西安的消费水平都不高,再加上招生老师的承诺,她们在一批A志愿里填报了西安交大。只是在一批B志愿里,倩倩觉得空着也是空着,才顺手填了广州中医药大学。
谁知西安交大录取分高达649分,“肯定能上,等着领通知书吧”的诺言成了泡影。袁妈妈亲赴西安交大质询也无济于事,交大校方表示不会对袁倩倩破格录取。袁妈妈泣不成声:“本科都是上4年,广东那个学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仅587分)却要上5年,每年学费5800元、住宿费1800元,都比西安贵很多,未来的生活费就更不用说了。西安的学费我们都拿不出,现在(如果去广东)更使我们一家雪上加霜。我们所有的期望全落空了!”(作者:郭天力;以上摘自《中国新闻网》,笔者略有删改。)
(2)招生老师误导,2分之差落榜北大。
辽宁省2007届考生吴龙在高考考试后,估了660分,实际成绩658分。由于北大、清华招生老师提供的参考分段过低的误导,仅仅因为这2分之差,他落榜北大,从此与中国一流高校无缘。
在辽宁高考填报志愿时,代表着全国最高学府、被无数人景仰着的北大、清华招生老师,在遍寻辽宁最好的重点高中,经过一番调查之后(仍是估分),给出了一个参考分段:645-650 分。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奉为至宝,学校召开动员会指导报考,其他学校照此确定自己的招生参考分数段,并广泛向考生及家长通报。哪知参考分段,是由于招生老师不相信辽宁的成绩会这么好,于是自作主张降分公布分数段,也就是说,我们全体人遵循的645-650分是经过他们个人加工的结果,事实证明这个结果是错误的。由于参考分段过低,造成高分段考生没有正常分流,全部集中在北大、清华,从而大大抬高了录取线。
北大初步的录取分数是660分,比预计高出15分。吴龙在所有报考北大的考生中排名38位,而北大在辽宁仅仅录取33名理科生。听到“因两分之差被关在北大门外”的消息,没有经历过中国高考的人根本无法体会这种打击的强度,它不仅仅是失去了进入一所大学的机会,而且是意味着命运的改变。
即便如此,他们还在充满希望地坚持着。因为按照招生录取规则,军事院校、公安院校、香港院校可以提前录取。如果在吴龙之前,万一有考生报考上述院校,腾出几个位置,他们就多一分希望。还有,辽宁省招办、学校都在强烈呼吁北大增加名额,这也是新的机会。按常理推测,指导上出现这么大的失误,造成这么多学生落榜,总该有人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姿态吧。7月13日(星期五),我们终于得知最后的消息:北大的确增加了9个名额,加上一个考生被香港大学录取,两个报考了清华的国防生,分数线应该正好是658分。可是,由于清华大学理科的录取分数线是662分,北大认为分数线降到658分面子上不好看。所以,增加的名额宁可全部转给文科生。而事实上,今年北大文科录取指导线已经偏高,连沈阳市文科状元都没敢报考北大。但是,北大文科在全国的地位无人撼动,一年招收点低分学生无所谓。至此,吴龙最终被彻底拒之门外。(以上摘自《中国青年报》,笔者略有删改。)
(3)高分生遭中科大忽悠,只被录二流大学。
北京2008年应届考生张伟,模考成绩600多分,超过北京一本线110多分,由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去年在京的提档线超出一本线108分,故而在为究竟是报考南京大学还是中科大所困扰。可因为中科大的招生老师多次极力建议并作出“差几分也可以帮忙录取”的承诺张伟放弃了南京大学。最终,张伟的高考成绩为614分,超过北京一本线112分,但由于中科大的提档线为619分,可怜的他只被一所提档线仅为502分的二流大学录取。
让时间回到2008年5月17日23时,距离网上报名截止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张伟和他妈妈赵女士经再三权衡,准备将南京大学作为第一志愿报考。这时,中科大吴老师又打来电话,表示中科大今年遭遇小年,在北京各个学校进行招生咨询时,只有40多个填写登记表的学生。“吴老师让我们务必报考中科大,再犹豫的话他的工作就瞎菜了。”赵女士不放心,询问一旦成绩差几分怎么办时,吴老师承诺可以帮忙。于是,赵女士将孩子的第一志愿改为中科大。
最让赵女士和张伟不能接受的是,张伟的成绩百分之百能考上南京大学。他们最后一刻报考中科大,就是因为考虑到该校吴老师的承诺而动心。“那是君子协议,我们手中也没有任何证据,但怎么现在就不算数了?”(以上摘自《北京晨报》,笔者略有删减改。)
(4)华中科大承诺必招却食言,广东学子遭忽悠落榜。
华中科技大学在2008年考生填报志愿期间,派出其广东招生组人员到顺德一中进行公关宣传,并许诺:“文科595分、理科606分,只要第一志愿报该校,保证录取,绝无风险。”但最终“录取分数线与其承诺的分数线相差5~6分”,导致16名改报该校的学生在达到承诺分数线的情况下,全部落榜。但华中科大发表声明,否认其招生人员作过“保证录取、绝无风险”的承诺。这怎么可能呢?顺德一中那帮老师、领导全部都没脑子吗?
“你们把我的华工还给我”。“在网上看到没上华中科大,而被第三志愿华农录取时,女儿气得哭了,想把电脑砸掉,并吼着‘把我的华工还给我’。”说到女儿王诗诗落榜华科大时,王妈妈的眼睛顿时红了起来。“我们之前都已经商量好了的,第一志愿华工(华南理工大学),二是厦大,三是汕大,但在1号中午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她说‘绝对有把握上(华中科大),肯定没问题”开始我不怎么相信,但老师一再表示没问题,我们就相信了。”面对由于落榜在家伤心难过的孩子,王爸爸觉得“当初不应该相信学校”。“开始我还觉得没录上也挺正常的,但在14号下午接到另外一个考生家长电话,得知顺德一中竟然多达52人填报华科大,有16人落榜时我觉得很不对劲。所以就来和别的家长详细了解情况。我们需要学校和华科大给我们一个说法。”
“儿子本是可以上中大的”。“我儿子理科考了610分,超出中山大学投档线28分,上中大绝对没问题的啊!我们原来第一志愿报的就是中大,结果学校打电话让改志愿,这一改,真是惨啊!”考生肖轩的妈妈捶胸顿足。原来,肖轩此前第一志愿报了中大,第二志愿报了华农,但当时老师劝导说:“你610分报中大肯定不行!可能华南理工都不行!现在华科大有推荐表,你们还是赶紧改志愿,报华科大保险一些!”“结果,这一改,儿子简直是‘从天上掉到了地底下’,直接滑到第二志愿华农了,这真的太伤害孩子了。”
“招生门”责任无论在谁?受害的只能是考生。一个人做错了事,他会自己出来说“我错了”?华科大推卸责任,顺德一中也在推。自事情发生后,一中的老师和领导没有主动联系过我们,从没有人安抚学生。一中是这样,华科大是这样,教育局也是这样。(以上摘自《新快报》,笔者略有删改。)
(5)高校预估分帮考生?害考生?
2009年7月的最近两天,省内越来越多的网上论坛出现了考生和家长的“骂声”,名校中山大学成为一大靶心。
记者在一网友评论区看到,众多考生对今年中大的招生宣传表示不满,认为中大“忽悠”考生,事先给考生吃“定心丸”,以致考生报考“扎堆”,高分落榜。
一考生这样写道:“12年的寒窗苦读,就因为中大加码宣传,一切毁于一旦!”他说,中山大学招生办曾在媒体上明确表示,理科全省前12000名,文科前3100名报考都比较有把握进中大。但实际录取中,理科只招到全省前6000名,文科只招到前1900多名,诸多考生因此落榜。
考生小舒今年高考文科627分,对这个分数小舒认为还是比较满意的。小舒的位置在文科2000名以内,相比3100名的预测线,一家人认为还是比较有希望,所以第一志愿就填报了中山大学。没想到录取分数线出来后,小舒却以1分之差遗憾落选。
“我考了624分!本来选择了暨南大学,但中大招生办在高考咨询会时告诉我,理科前12000名进中大是很保守的数字,大胆报中大!我最后改选中大,为保险甚至选择了最冷门的专业。但中大的理科出档线625分,我以一分之差落榜,现在都不想读书了……”
对中大“高调”的招生宣传,很多网友表示不满。他们表示,今年中大招生重回广东冠军宝座,至少上千名考生成了“牺牲品”!甚至有言辞激烈的家长认为“数千名考生前途因此渺茫”,“高校忽悠考生应该受到谴责和被追讨责任”。(以上摘自《新快报》,笔者略有删改。)
这几个典型事例充分说明,连全国名校的招生工作人员对本校的录取分数都心中“无”数,都说话不算数,那么广大考生及家长该怎么办呢?只有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努力学习、掌握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将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当考生和家长碰到高校招生人员的多次极力建议或信誓旦旦地口头承诺时,不仅不能将“心中的天平”就此倾斜,反而应该多了解有关情况后再作决断。如果“忽悠”的力度大,就要考虑加上几分——这是因为此因素对该校录取分数线所带来的影响是上升若干分。反之,则是少加或者不加。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招生老师为了自己学校的利益,骗取家长和考生的信任,建议甚至撺掇更多的学生报考,这样水涨船高便抬高了自己学校的提档线,学校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高分考生,而牺牲了本应上录取线而被挤下线来的考生。
6.就是手头上选取的资料是否适合自己高考填报志愿所用。笔者在2008年指导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位考生时,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他们对于笔者所给予的志愿填报建议有疑惑,便将他们自治区招生办所编相关学校的往年录取分数线发过来,笔者在刚看到这份资料的一刹那的感觉是,怎么这么低?经过几份资料的核对,果然有误。他们向区招办询问后得到的解释是:此录取分数线可能是少数民族考生投档录取的资料,只适合少数民族考生选用。如果是非少数民族考生选用,其后果肯定是名落孙山。
相关专题 |
· 2012高考报道_人民网教育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2011招生计划及简章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