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赶工的小学“学前班”是权宜之计?
一份贵溪市委宣传部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提供的材料显示:对春蕾幼儿园近百名学龄前幼儿进行分流,59名幼儿安置到金沙小学学前班,30名幼儿安置到流岭小学学前班,6名幼儿安置到已审批的益心民办幼儿园。
12月28日下午,中国青年报记者一路颠簸,租车来到滨江镇的流岭村小学。村小里面俨然成了一个施工场,一盏大灯照亮了整个校园,原来的一栋两层教师办公楼正在改建,10多位村民在干活。徐姓“包工头”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个小工程是贵溪市教育局的项目,要求他日夜施工,将此改建成小学的学前班,务必在元旦假期后就开学。
流岭村小学离洪塘村童家村小组有七八公里的路,即便元旦后赶工完成,就能解决附近幼儿的入园问题吗?在童家村,一名正在给孩子喂饭的村民告诉记者:肯定去不了,孩子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老人,没有车接送,那么远的路程,孩子怎么去?只能先呆在家里了。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事故发生后,贵溪市农村幼儿园的校车全部暂停营运,这些基本由7座面包车拆卸改装的校车,按照今年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实施的《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标准,均为不合规。贵溪市要求“尽可能减少幼儿园上下学车辆接送,消除事故隐患”。
在租车从贵溪城区前往洪塘村的路上,一名年轻妇女带着两名幼儿在寒风中等候,她们拦住了中国青年报记者坐的出租车,要求搭乘一段路。这名妇女告诉记者,因为这次事故,幼儿园的校车暂停了,每天她只能想各种办法送孩子上幼儿园,或者打车,或者搭乘,要不就在寒风中等候半小时一趟的公交车,让她精疲力尽。她询问记者,什么时候孩子能重新坐上校车?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农村交通不便利,加之地偏路远且路况差,很多农村幼儿园因为校车暂停,每天入园的幼儿锐减,塘湾镇幼儿园以前每天入园的幼儿170多人,现在不到40人。
而通过小学学前班分流幼童的做法,贵溪市教育局副局长官细毛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目前可以通过小学辐射学前班,利用小学资源来解决部分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但不是长久之计。全市有120所小学开设学前班,但教学期普遍为一年。这意味着,村里的大批留守儿童仍需在老人的抚养下度过2至3年的学前教育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