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异地高考政策:15省市年底出台异地高考方案【2】--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盘点异地高考政策:15省市年底出台异地高考方案【2】

2012年11月21日07:4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异地高考,堪比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既想到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

  异地高考门槛要如何设置?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既想到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资料图)

  “异地高考” 门槛怎么设很关键

  异地高考的门槛如果设限太多、门槛太高,异地高考必然使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人们普遍认为,黑龙江省的异地高考规定比较人性化,门槛不算高。但是,其他省份的规定是否也会这样“平易近人”?对此人们并不乐观。教育部负责人曾明确指出,异地高考不仅要对学生条件、家长条件提出要求,还要考虑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等。日前针对“你如何看待异地高考准入条件”进行的网络调查表明,三成受访者认为“条件过于苛刻,希望降低门槛”。

  然而,门槛太低也会出现问题。不少人担心:为了孩子高考,会不会有大批家长去大城市谋职就业?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庞大,城市的住房、学校等资源不足怎么办?异地高考怎样才能不稀释流入地教育资源、不损害流入地学生的利益?特别是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异地高考,难度更高、影响更大,必须采取审慎态度,科学决策,既不能畏葸不前,也不能操之过急。门槛设多高,口子开多大,的确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尽管有难度、有风险、有争议,但异地高考的推进必须坚定不移。促进教育公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异地高考,正是撬动教育公平的重要杠杆。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目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超过1200万人,确保他们享有和城市学生一样的入学机会,正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异地高考只是高考改革的一项内容。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全方位实施高考改革。比如,加大自主招生力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强化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一考定终身;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职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组织;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等等。为此,在期待各省异地高考方案的同时,人们更期盼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早日出台,为推进教育公平扬帆击楫。 详细>>

  难题仍在“破冰”后

  要想让“异地高考”破冰,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和落实,仅仅依靠地方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有国家层面的决策和政策支持。只有从国家层面调动相关教育资源,进行宏观统筹,才能让“异地高考”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比如针对“异地高考”有可能造成流入地录取比例降低的问题,国务院规定“对符合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净流入数量较大的省份,教育部、发展改革委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而受到影响”。有了这个招生计划的倾斜,流入地政府才会真正愿意让优质资源参加到“异地高考”中,使“异地高考”得到真正落实。

  不可否认,各地推行“异地高考”会存在诸多实际困难、财政压力以及资源紧张等。但与外来人口的受教育权相比,与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相比,这些问题并非不能解决。各地应创造条件,早日出台改革方案,在改革中让教育公平逐渐完善,让权益落实成为教育发展的大事。为此,中央政府给出了各地“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改革方案的时间表,表明了国家推行教育公平的决心。

  当然, “异地高考”的根源还是教育发展的地方性差异以及教育政策的不够公平。要从根本上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还是应该从源头上解决资源不均衡和地方性差异的问题,真正让所有的孩子享受同样均等的教育权、没有差异的教育权。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详细>>

  “异地高考”,“细则”决定成败

  各地有关“异地高考”的政策将在2012年年底前出台,但是,各地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具体规定、关于“异地高考”的“细则”到底是什么内容,在政策出台之前仍然是个“谜”。特别是对于参加“异地高考”资格的规定,也就是所谓的“门槛”会有多高,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目前已经出台具体规定的山东、福建来看,门槛并不算高,符合条件的学生不在少数;然而,人们普遍认为,这两省教育比较发达,历年来的高考分数线一直高于大多数省份,对外省考生吸引力不大。因此,这两省的“异地高考”政策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其它省份是否会借鉴他们的做法,是否也会把政策放得较宽,许多人对此似乎并不乐观。

  尽管说制定“异地高考”的具体政策应当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尽管说“异地高考”的细则应当兼顾各方利益,特别是流入地学生的利益,力求多方共赢;但是,各地的具体政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和入学机会。如果以“因地制宜”为借口,把“异地高考”的门槛设得太高,把条件规定得太苛刻,就会使众多的随迁子女望而却步,使“异地高考”变成少数人的福利,使惠民政策变成“拼爹游戏”,这不仅违背政策宗旨,而且会损害教育公平。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对于“异地高考”而言,“细则”即是原则,将直接影响改革的成效,决不可小觑。 详细>>

(责任编辑:许博、熊旭)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