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稳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背景链接】
在过去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表现突出,所以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公共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难度极大,进展自然相对较慢。而在各种保障事业处于发展初期的时候,如果没有GDP的高速增长来吸纳大量的新增待就业人口,那么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都无法保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在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础上,从“保增长”转变到“稳增长”就更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
【标准表述】
[观点争锋]
稳增长的关键是稳投资
为实现稳增长目标,需要加强投资需求。而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柱。
房地产政策方面,既要控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也要对于中小户型的刚性住房、对于保障房的投资仍需要大力支持。对于地方政府提出的房地产政策,如果是支持刚需、改善性住房的合理需求,是对早前过于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完善,不应一概制止。而地方政府投资平台方面,应对项目充分评估,具有盈利能力的项目,也不应控制过紧。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
投资与扩消费要并举
因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需减少,中国经济要走强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另一方面,则要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要稳中增长。中国经济还面临着巨大的结构调整的任务,因此,在整个刺激经济的过程中,要将对经济提拉、结构调整以及有利于民生这三重目标结合起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
在外部需求低迷、消费短期内难以独自支撑大局的背景下,现阶段稳增长离不开稳定投资,关键是要注重投向、结构以及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协调好眼前以及长远的利益,协调好投资效率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则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要靠“两条腿走路”。从眼前看,稳增长见效快的办法是上投资项目;从长远看,还要靠扩大居民消费,要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
[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
行政手段、财税、金融三大调控杠杆相互协调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各有分工,又密不可分。在面临重大调控任务时,必须协调行动,形成合力,避免单打一的行为。如能形成合力,就能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当前,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经济增速止跌回升的强大拉动力量,三大调控杠杆应密切配合。中 公教育
首先,应在充分讨论、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适应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要求的定向扩大需求的计划,包括调控方向、调控目标、调控政策,需要重点支持的产业和重大工程等。
扩大居民消费应成为这次调控的重点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实行结构性减税让利政策,即对一些低收入行业,通过政府对企业减税,企业对职工让利,增加职工收入。
其次,财税政策应围绕调控计划,运用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贷款贴息、资本金补助等措施,加大调控力度。针对鼓励消费和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应研究将消费税由现行的中央税改为地方税,将营业税由地方税改为中央税,积极推进服务业由营业税向增值税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小微型企业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起征点,以鼓励创业、扩大就业、放水养鱼、培植财源。
第三,金融政策应围绕总体调控目标,优化信贷结构,支持扩大居民消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公共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小微型企业和农户贷款需求。要避免“一刀切”的调控政策,经验证明,没有差别性政策,也就没有调控政策。
应当看到,目前政策调控的空间还足够大,只要拿出针对性强、力度较大的政策,就能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稳增长的重要意义]
首先,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把握。很多人都注意到,最近美国公布的就业数据不理想,再加上欧洲债务问题前景不明朗,更凸显了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和艰巨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直接影响到外部需求。在此情况下,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也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现实选择。
其次,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要把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避免经济惯性下滑。通常认为,现阶段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8%—9%之间。前一阶段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更加接近潜在增长水平,有其内在合理性,也有利于减缓物价上涨的压力。但如果经济增速惯性下滑,跌破合理区间的下限,就会因有效需求不足而使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更多困难,在速度效益型盈利模式尚未改变的情况下,企业亏损面会不断扩大,下岗失业人员也会增加。
再者,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为调结构和转方式创造条件。调结构、转方式需要有良好的经济环境,经济增速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近些年的发展中,经济增速过快,各方面需求很旺,许多落后产能不仅很难淘汰,而且还会获得发展空间。而经济增速过慢,就业、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等都会受到影响,各种矛盾和问题就会激化,人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解决当前短期问题上,很难集中精力去解决调结构、转方式这样的中长期问题。
[实现三大需求应同时给力]
首先,从消费层面看,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近期来看,必须活跃住、行两大消费热点,这是其他方面的消费难以代替的。活跃住房消费,保持房地产投资的合理规模,必须在稳定城镇住房价格的前提下进行,这就要实行薄利多销的原则。
稳定城镇住房价格,关键在于改革土地出让制度,对不同用途的土地,实行不同的出让方式。对商业性建筑、高档住宅建设用地,可继续沿用“招拍挂”的方式,对普通住宅建设用地特别是保障房建设用地,应采取政策性供地的方式,以降低地价;汽车进入家庭,是我国未来20年仅次于住房的第二大消费热点,也是拉动相关产业的第二大经济增长点。把消费税由中央税改为地方税,有利于鼓励地方政府从扩大汽车消费上想办法,而不是实行消极的限购政策。中.公教育
只有把住房和汽车这两大产品消费理顺了,消费市场才能活跃起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不衰的支柱产业。此外,扩大教育、文化、休闲、旅游消费,也有很大潜力。
其次,从投资层面看,继续保持高速铁路建设的强度,应当作为一项重要选择。
高铁是绿色运输方式,单位运输量消耗的能源、占地仅为公路运输的十分之一,在人口密度高的中国,加快形成高铁网络体系,更是破解交通运输瓶颈的根本之策。在建设阶段,出现一些债务也是必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铁路的偿债和盈利能力将越来越强,成为一批优良资产。
因此,加快高铁建设应毫不动摇、坚持不懈。在总结事故教训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安全质量标准,高铁一定能成为国人为之骄傲的产业。如果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我们变挑战为机遇,成功建设了高速公路网络体系,那么,在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能不能变挑战为机遇,关键在于高速铁路网的建设。
此外,我国城市化正处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其带动的投资需求足以支撑未来20年投资的快速增长。新农村建设也将对投资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投资的旺盛增长,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强大拉动力。中.公教育
其三,从出口层面看,要积极开拓,使出口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当前,应利用我国充足的外汇储备,通过扩大海外投资,创造出口需求,走出一条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劳务输出的路子,这也是发达国家上百年来所走过的道路。要努力扩大一般贸易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落地生根。加快出口产品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为主转变,积极扩大服务外包。
通过政策引导,在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方面同时给力,必将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使国民经济增速尽快止跌回升,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