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1月17日,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11月18日《京华时报》)。
尽管不是第一次读到相关新闻,但看到这则新闻时,还是难掩愤懑与忧伤。因为,当持续十年的撤点并校,变成有论者所称的“一哄而起”而又“一刀切”的普遍动作时,最终被放置在“受害者”位置的,还是那些农村孩子们。正像抽样调查显示的那样,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0.83里,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34.93里,流失辍学及隐性流失辍学率提高。加之,撤并后导致的新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资源紧张,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更是屡屡进入公众关注视野。
一些本该存在的农村学校,也正静悄悄地走向集体消亡,这足见推行了十年之久的撤点并校,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显然已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
而仅仅“恢复”就能解决农村学校和农村教育的所有问题吗?问题注定不是这般非此即彼地简单。正像很多人看到的那样,现如今,不少即便被保留的农村中小学,其资源投入的匮乏、教育资源的贫瘠、教学质量的滞后,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比如在笔者的农村老家,二十年前那些曾教过笔者一代人、现已接近退休甚至是被“返聘”的教师,依然在教诲着笔者这一代人的孩子——原因只是,小学教师,特别是幼儿园教师严重匮乏;目前的工资与待遇,吸引不到年轻人来农村教书。
所以必须思考的是,当年风风火火地撤点并校,现在“确有必要可以恢复”未必有那么顺利;因为每一个学校和教学点的恢复,都意味着公共财产需要多一份真金白银的投入。与此同时,正像杨东平说的那样,农村学校日益荒芜凋敝,农村教育出现了“城挤、乡弱、村空”的危局——而面对这样的危局,特别是面对那些生源不多、教师年迈、资源匮乏的学校,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未必有大力扶持和投入的耐心。
不错,截至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6.91亿,人口城市化率为51.27%,城镇化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关注城镇化不能仅看数字呈现的光鲜,还应该看到所有人生存的现状。比如,那些仍身处偏远地方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成长问题,绝不应该被野蛮放逐。所以,必须关注农村学校集体消亡的系列负面效应。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和所有的城镇孩子,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不能让他们迷失在连起码的入学平等都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