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教过他们的老师一定不少,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往往并不多,特别是部分老师,让学生终生难忘,成为影响学生成长中的贵人,深受学生敬重,作为老师如何才能当一位学生敬重的老师呢?
不藐视学生 学会适度赞扬学生
一位亲友的唯一儿子到了初中二年级,无论家长怎么劝说,也不愿意读书了,家长的思想教育无可奈何,想到我是当老师的,就请我去帮忙劝说,我进到这位孩子的房间,和他谈了一会儿关于正在召开的奥运会,看到这名孩子对我不再有防备心理了,于是就顺便问道:“你不愿意读书,一定有原因的,否则你这个年龄阶段不读书干什么去?”这名孩子说:“我们英语老师总是瞧不起我,有一天,我们学校举行唱歌比赛,我前去报名,他不屑一顾的望着我说:‘就你这长相,最好不要替我们班级出丑。’老师拿我的长相讽刺我,我在班级同学们中还有何脸面,反正我不再上学去了。”听了这位孩子的诉说,和家长商量,请老师和孩子进行思想沟通,但无论老师怎么主动找这名孩子说话,这名孩子再也不愿意见到自己昔日的老师了,直到这名学生转到一所新的学校为止。
学生岁数不大,也是有人格和尊严的,无论学生成绩如何之差、甚至品性如何有问题,他们总是成长中的人,作为老师,不要去藐视他们,而是要适度的赞美他们。
学生张宇在打扫卫生时教室玻璃没有擦干净而扣了分,后一次清洁大扫除,我来到教室,就对张宇说:“这次玻璃比上一次擦的好得多,上次属意外,这次一定不会扣分,我相信你,因为你做事一直很认真。”老师这样一说,你想学生能不认真擦好玻璃吗?这样看似很简单的表扬,却让张宇将卫生做的相当彻底。
少一些盛气凌人 多一些平易随和
我在读书时,有一天在课堂上有一道数学题没有听懂,就去请教我们的数学老师,我们的数学老师据说在读书时是学校的高材生,去了以后,这名老师看了看题说道:“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听不懂,你脑筋是不是有问题。”老师虽然后来也给我重新讲了一遍,但以后再也不敢在课外请教老师了。
任何人都不愿意和清高的人来往,在学生面前盛气凌人的老师,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老师与其孤芳自赏,不如心平气和的和学生交流,师生感情往往更加浓厚。
有一次,班级顽皮生王跃和王莹打架,到教室后看到不可一世的王跃, 我将王莹从地上扶起来,将她搀扶到学校医务室,请医生检查了王莹的伤势,还好没有大碍,主要是面子上过意不去,我将王莹亲自送回教室,在全班说道:“老师对不起王莹,在她挨打的第一时刻,没有及时来保护好她,我向王莹赔礼道歉。也为没有教育管理好王跃而向王跃赔礼道歉,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没有教育好王跃,错还在老师身上。我也对不起全班同学,没有给同学们创造好和谐温馨的班集体,导致班级学生出现打架现象。”几句话后,我发现王跃低下了头,全班同学也低下了头。 除了自责,没有任何指责,反而让王跃主动找王莹赔礼道歉,并进行了自我检讨。
少一些信口开河 多为学生秘密守口如瓶
有一位李老师在当班主任期间。一天放在办公桌上的一支钢笔不翼而飞,问其他老师都说没见,只见过他班级的张强同学来交过作业。经过李老师暗中调查,钢笔是他拿的无疑。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他认识错误呢?等到第二天放学后,李老师故意留下他,让他去教室检查门窗关好了没有,并顺便来到了教室与他谈起话来。对钢笔之事只字不提,而是从与此无关的班级小事慢慢说到现实生活中拾金不昧的典型事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最后,李老师叫他到办公室把钢笔拿来,李老师到楼下等他。一会儿,张强同学走到李老师身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把那只钢笔递给李老师,李老师却是若无其事地插到了上衣口袋上。事后,班中的“好人好事”记录本上经常见到张强的名字。事隔多年,李老师每次收到张强的信中总有这么一句话:“我永远忘不了您对我的教育。”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的错误,都是正常的,不犯错误的学生不一定是好学生,犯了错误的学生也不一定将来会一事无成,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老师不要动不动就去揭学生的伤疤,该保密的老师一定做到守口如瓶,替学生保守秘密,其实也是对学生人格和尊严的尊重。
少一些唠叨 多一些聆听
学生王红数学考试成绩不及格,下课后,我来到他的座位旁边坐下,小王看到我的到来,拿着试卷对我说:“老师,你看这道题我明明做对了,结果写错了结果,扣了五分;这道题题目没看清就做,结果扣了十分;这道题用的时间过长,虽然得了满分,结果影响了后面的做题速度.....。”耐心的王红讲完毕,我说道:“我相信你的实力,这次考不好不要紧,吸取教训以后一定会考好的。”
以前学生考试结束一直是我帮学生分析试卷,效果不佳,后来每次考试结束后我都会到教室去聆听学生分析试卷,才发现学生的解释比我完整多了,而且经过学生自己解释出来的问题,在以后考试中很少重犯同样的错误。更多的是他们在老师聆听和简单的鼓励中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和激情。
当老师的到学生中间,不要一味的去当评判家,而是学会当好一名听众,老师在聆听中,不仅让学生找到向老师倾诉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聆听中能更好的寻找到学生心中的困惑,为有的放矢教育学生寻找到良方。(湖北秭归二中 董建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