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如何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院士專家熱議

2024年04月19日16:57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福州4月19日電 (記者李依環)科學家進校園科普,在孩子們心中播撒科學的種子﹔一線教師走進科研院所學習研修,提升科學教育教學水平﹔千余個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全面開放,拓展融合科學教育社會大課堂……當前,科學教育已納入教育各個階段,成為助力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課程。

作為第61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學術活動日前在福建福州舉行。據悉,這是高博會首次聚焦科學教育舉行專題論壇。會上,來自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現場參加研討。

科學教育應當作為一個整體體系

“數理化知識各拿一點,小學、初中、高中知識各拿一點……排列組合就變成科學教育,這是開展科學教育的誤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理事長武向平表示,科學教育是將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作為整體的體系。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長張大良談到,科學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建設教育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基石,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還承擔著培養拔尖后備人才的重任,為科技創新奠定重要基礎,發揮重要作用。

“科學教育重在拓展想象與思維,不應隻強調單純的記憶和背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發展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浙江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馬陸亭認為,留出必要的非固定性和豐富性,才能確保科學教育以及學生成長環境的豐富多彩。

陝西師范大學二級教授、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准修訂組組長胡衛平指出,當前,我國科學教育仍存在需求與供給的矛盾突出、校內校外的整合不足、教師與專業的支撐缺乏、課程與教學的質量不高、科研對教學的促進不夠等挑戰,應作為系統工程來整體推進高質量發展。

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

武向平表示,可以從講科學故事開始,來培養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好奇心與快樂感,鍛煉培養他們的抗挫折能力,最終培養一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

“為了加快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水平,科學家應該參與中小學科學類課程的標准制定和評估,並且要更多地支援西部、偏遠地區的青少年科學教育事業。”武向平說。

張大良談到,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迫切需要堅持扎根科學教育本土實踐,著力聚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積極探索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新路徑。

馬陸亭認為,科學教育應當嵌入分科教學中,通過啟發式、探究式教學,項目式、跨學科學習等方式,鍛煉學生深度思維能力﹔通過科普講座、科學實驗等形式,激發學生科學興趣,通過場景式、體驗式科學實踐活動,解決科學問題。

對於如何以科學教育塑造創新型人才,胡衛平認為,要整合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學科與跨學科、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等全方位資源,建立高質量科學教育研究體系,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