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科學副校長如何答好科學教育加法題

2024年04月18日08:47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學副校長如何答好科學教育加法題

從這個學期開始,一年級小學生陳易航所在的國科溫州實驗小學每周五新增了一門“小小愛迪生”課。在陳易航眼中,科學副校長就像是“哆啦A夢”,總能變出各式各樣的工具,帶他發現神奇的科學奧秘。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各校由校領導或聘任專家學者擔任科學副校長”被寫入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

在這一文件的指導下,各地科學副校長們紛紛走馬上任。“小小愛迪生”正是浙江溫州首批百名科學副校長開設的課程。

科學副校長們怎樣當好新角色,遇到了哪些挑戰?他們將為科學教育事業帶來怎樣的改變?科技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科學教育加法亟待破題

3月18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航天科普大使劉勇多了一個新身份——江西南昌三店小學科學副校長。

劉勇接過聘書時,台下坐著一群期待著“科學大禮包”的孩子們。他們眼裡的光,和劉勇多年前在廣西做科普活動時的孩子們如出一轍。

那一次,劉勇和廣西科技館的工作人員走過彎彎曲曲的泥巴路,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最邊遠的平等鎮做科普。

一個小孩睜大眼睛問:“你真的是博士嗎?”劉勇點點頭:“當然,我帶的博士生好多都畢業了。”小孩伸出黑乎乎的小手和他握了握,激動地說:“我從來沒見過博士,你是我第一個見到的‘真人’博士。”

“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沒有見過博士的孩子還有多少?”劉勇告訴記者,偏遠地區的孩子們渴望學習科學知識,但缺少指引他們走上科學道路的專業師資。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建議,科學課教學師資緊缺的情況仍然存在,文科教師兼職科學教師也並不鮮見,教師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尚有不足。

除專職教師不足外,目前中小學科學課還面臨著應試教育傾向突出、實驗探究教學流於形式等困境。

今年全國兩會,民進中央在一份關於做好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提案中提到,一方面,學生動手實踐機會少,“黑板上做實驗”現象比較常見。孩子們學習科學的方式經常是看視頻、背實驗,或聽老師講實驗、畫實驗。“紙上談兵”式教學導致學生對科學相關職業期望值整體較低。根據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全國隻有0.3%的八年級學生期望成為科學技術研發和助理專業人員。

另一方面,優質科學教育服務供給嚴重不足。2023年“中小學生科學素養調查項目”發現,未參加過或僅參加過1次科學類課后服務的中小學生全國佔比超過60%,有些地區甚至高達75%左右。

中小學科學教育是一項戰略工程。近年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極為重視中小學科學教育,紛紛將其作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增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舉措。美國頒布《美國競爭力法》等系列法案,倡導為所有學生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德國實施MINT(數學、信息科學、自然科學、技術)教育行動計劃2.0﹔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實施了類似舉措,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

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成為擺在學校和教育部門面前的重大命題。一些地方開始探索引入以科學家為代表的高質量校外科學資源,激活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努力在孩子心中播撒科學的種子。

2017年10月,深圳市鹽田區舉行了首批科技教育副校長聘任儀式,聘任16位來自華大基因的科研骨干和頂尖專家,作為鹽田區首批科技教育副校長。

自2019年起,北京市懷柔區先后聘請了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的教授、研究員以及高新企業的工程師43人作為中小學校科技副校長,實現了區域中小學全覆蓋。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以“科學副校長”的身份走進校園。今年年初,浙江省組織1000名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宣布,區內所有中小學均配備科學副校長﹔深圳市坪山區聘請30名來自當地科研機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的科技工作者擔任科學副校長……

科學副校長進入校園辦講座,為學校科學教師提供培訓支持或對學校科學教育進行指導,讓學校嘗到了“甜頭”。深圳市龍華區創新實驗學校黨總支書記魏敏表示,科學家成為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有助於破解科學課實踐探究流於形式的問題,為中小學科學教育探索出更多可行路徑。

“科學副校長將在科學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在中國教育科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黃瓊博士看來,科學副校長能搭建科學發展前沿和基礎教育之間的橋梁,促進中小學與科研單位之間的資源整合,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科學教育資源。

“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是科學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北京市學習科學學會秘書長李薦告訴記者,科學副校長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當好青少年的榜樣人物,在校園中引領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風尚,讓科學精神陪伴青少年成長。

探索落地新模式

國科溫州研究院生物醫學物理中心主任帥建偉是溫州藝術學校的科學副校長。3月中旬的一周內,帥建偉就參與了兩場科學教育活動。

“其中一場活動,邀請6名溫州市龍灣中學高一學生來到國科溫州研究院參觀,向他們介紹了課題組、實驗室,特別講解了人腦類器官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學知識。”帥建偉說,希望通過這類活動激發成績較優秀的“苗子”未來從事科研工作的興趣。“另一場活動邀請澳大利亞的教授,用英語給國科溫州第一初中的60多名學生上趣味數學課,激發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帥建偉說。

在帥建偉看來,科學副校長承擔著“激發更多科學好奇心與創造力”的責任。這種責任,不僅靠熱情,還要有制度作保障。

為確保科學副校長職責落地,溫州在科學副校長制度設計方面先行一步。

2023年9月,溫州市教育局等八部門聯合在浙江省率先發布《新時代溫州中小學科學教育實施方案》,其中一項內容是5位專家學者任溫州中小學科學教育專家顧問,聘100名科學家、科研工作者任百所學校的科學副校長。

首批100名科學副校長全部由國科溫州研究院派出。

帥建偉是溫州首批100名科學副校長團隊的總校長。他介紹,目前100名科學副校長已配齊,具體開展三類科學教育課——針對“中學生英才計劃”和“青苗計劃”學生開設小班課,走進國科溫州研究院近距離感受真實科研工作﹔給初中和小學生上大班課,介紹課本之外的前沿知識或基礎知識﹔開設“小小魯班”“小小愛迪生”等課程,介紹建筑、物理等專項門類知識。

這些課程讓學生開闊眼界的同時,也讓校內科學老師參與課程的前期准備、后期復盤等。國科溫州實驗小學科學教師陳錦栩全程參與了“小小愛迪生”課程。她說:“一段時間下來,感覺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提高了,在優化科學課程內容設計上會思考得更多。”

溫州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百位科學副校長分布在溫州各縣(市、區)。每個縣(市、區)都設有一位領銜科學家對各校的科學副校長開展指導。活動為公益性質,來講課的科學家,不論身份是院士還是研究員,不收取任何報酬。

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副院長施昌魏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制度性的設計,讓科學家進入到基礎科學教育中來。科學副校長的設計關鍵是‘借力’,為此我們提出‘五個一’的要求。”

“五個一”要求科學副校長每學期至少一次走進校園作科普講座,講述科學故事,宣講科學家精神﹔結對一位科學教師,助力學校未來科學名師培養﹔參與建設一門科學課程,幫助學校建設或完善一門突出前沿性、面向未來科技拔尖人才培養的創新型科學課程﹔指導一批學生項目,結合“小科學家”評選、科技節等活動,為學生科學創新項目研究提供平台資源,並給予過程指導﹔與科學教師共上一堂科學課,增加對中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的了解和認識。

目前,溫州科學副校長們已累計開展了近百場活動,為溫州中小學科學教育發展按下“加速鍵”。帥建偉說:“國科溫州研究院還在考慮設置專職人員,負責活動的時間場次安排,讓科學副校長制度運行更加穩定和常態化。”

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陽光中學教育集團以整體簽約形式聘請科學家擔任科學副校長,還聘任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省科技館的十余名教授專家擔任學校“少年科學院”科學教育顧問,探索“政府+高校+場館+中小學”的科學教育模式,深入挖掘濱湖科學城的科學資源“寶藏庫”。

截至今年2月底,合肥市包河區科學副校長們通過線上線下等形式累計為師生開展各類活動74場,惠及師生超過5.1萬人次。

廈門、深圳等地也在進一步探索科學副校長制度模式。例如,廈門教育局聯合當地科技局、科協等機構組建中小學科學副校長專家庫,從中推薦專家擔任學校科學副校長,聘期三年,到期可續聘。

“從國家層面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是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相關人士表示,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希望各地學校提高對科學教育的重視程度,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成立由科學家、各領域科技人才、科技館所及科普教育基地科技輔導員組成的專家團隊,在實踐中找到可以復制的有效途徑和典型模式,真正提升中小學生科學素質。

協同發力建立長效機制

在各地的積極探索下,科學副校長們“多點開花”,不斷從“紙上文”成為“校中人”。但要真正答好科學教育加法題,既需要科學副校長們自身不斷努力,還需相關政策支持。

如何平衡時間是科學副校長們面臨的一大難題。

科學家的本職工作是做科研,如何保障有充足時間擔任科學副校長?李薦認為,如果科學副校長們沒有長期跟蹤、指導學校科學教育建設,拿不出“成果”來,可能難以滿足大家的期待,“中小學科學副校長不能只是‘一陣風’”。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是杭州市丹楓實驗小學名譽校長。他表示,讓科學家去中小學花很多時間做科學教育,不是很現實。“科學家做這些事情更多是一種示范效應,希望科研人員和公眾多關注中小學的科學教育,也能夠促使中小學的校長、老師們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劉勇在2023年先后接受了北京小學、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藝林小學科學教育指導專家的聘請,目前正准備接受杭州啟成學校科技副校長的聘請。這些小學都希望他能定期前往學校作科普報告。

劉勇坦言,這需要平衡好時間。“作為科技工作者,主要時間要用在科研上。”他說,自己還帶碩士、博士研究生,有教學工作,“我會盡力在節假日和空余時間到學校開展活動,或者在學術會議期間抽空去附近學校做科普。”

“希望科學副校長所在單位機構支持有條件、有能力的科技工作者多做科普,為其參與科學教育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劉勇說。

長期化、制度化是科學副校長發揮作用的重要保障。為此,劉勇還建議,建立和完善科學教育質量監測和科技特色學校發展評價體系,充分發揮科學評價的導向作用。

除了學科背景,科學副校長還要具備科普能力。“擴充中小學科學副校長的隊伍,要加強后續科普人才的培養。”深耕科普多年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科協常務副秘書長吳寶俊說,據他估算,就算在科技資源較豐富的北京地區,高校、科研院所中擅長做科普或者有時間長期開展科普活動的專家也隻有幾百人。

“並非所有的研發人員擅長做銷售,也並非所有的科研人員擅長做科普。”吳寶俊建議,構建多主體共同投入、協同參與的“大科學教育”格局,暢通校內外科學教育人才交流通道,把科普能力培養作為研究生的一門重要功課,讓更多具備科學知識和科學背景的人走進中小學。

國科大的“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專項行動”於2018年正式啟動,並於2021年3月啟動研究生科普實踐板塊。“春分工程”從國科大北京地區2萬余名在讀研究生中遴選出3%左右有意願、形象好、表達好的研究生進行系統培訓,讓他們服務中小學,以此作為鍛煉研究生表達能力、培養研究生社會責任感的社會實踐方式。

“國科大科協秘書處設立專職人員,對接中小學負責‘排課’,每周為北京地區中小學生提供不同領域的科學教育課程。”吳寶俊介紹,目前,“春分工程”已走進100多所中小學、科技場館和社區,僅2023年就開展了6343堂科學課程。

“在研究生階段進行科普能力系統培訓,把科學教育與高校育人功能相結合,等到10年之后,當這些研究生成長為研究員的時候,就是中國的下一代科普專家。”吳寶俊說。

學校對科學副校長們還有另一重期待——對接和引入更多優質科學教育資源,讓好的科學教育資源“流動”起來。

為此,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呼吁,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動對接中小學,安排實驗室、高精尖設施等科技資源向中小學生適當開放﹔鼓勵高科技企業與教育部門聯手開展科普夏令營、冬令營活動。

我國東西部科學教育資源不均衡,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如何推廣聘請科學副校長這一做法?

李薦建議,利用網絡課程等數字教育資源,廣泛搭建並利用好相關數字化平台,打破時空界限,拓展教學場域和邊界,最大限度整合並利用全社會優質資源助力學生學習。同時,西部偏遠地區可以發掘當地科技館、青少年宮、博物館、高校院所、科技企業等資源,開展特色科學教育活動。

“作為科學副校長,我想通過幾年的努力,帶動培養起一批有能力的科學教師。”劉勇說,“科學教育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在相關部門支持下,進一步完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凝聚全社會力量,科學教育事業才能做得更好,走得更遠。”

策劃:劉 恕 李 坤 採寫:本報記者 孫 瑜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