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故事被更多人聽見(海外學子看海外)
楊雨涵(右)與其多米尼加寄宿家庭主人合影。 |
本科畢業后,我選擇了來美國學習教育學。
今年寒假,我參加了學校為期17天的出國學習課程——多元文化教育中的跨文化視角。我們一行人來到加勒比海地區的島國——多米尼加共和國。這個拉美小島的文化、環境和飲食習慣讓人覺得新鮮。多米尼加人總是熱情、真誠,喜歡給陌生人擁抱來公開地表達對他人的贊賞和愛。他們熱愛集體,不論是家人還是鄰裡之間,都把團結、和諧放在首位。我們住在當地人的家裡,主人會好心地幫我收拾房間,擔心我吃不慣而特地做一些接近中餐的美食。
在這個西語國家,英語的普及率不高。我們一行人中有幾個是中國人,平時出門總有人好奇地上前問我們:“China?”還有不少陌生人對我們說:“China,my friend!” 在看棒球賽時,甚至有人用中文向我們問好:“你好!”
我驚訝於人們的友好和熱情,也似乎找到了原因:中國故事正在被越來越多人聽見。
西語課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她女兒的故事。她的女兒幾年前到大連海事大學做交換生,去過中國的不少城市,她很喜歡中國文化,常常在國外的社交網絡上分享中國的照片。她們一家人通過這樣的機會,和中國產生了更多聯結。
我還激動地發現,在這個國家的首都——聖多明各有一條“唐人街”,街頭巷尾的牌坊上寫著“四海為家”和“天下為公”。這裡有不少中餐館和店鋪都是幾十年的老店,華僑華人在這裡扎下了根。雖然多米尼加和中國的距離相隔遙遠,但這裡仍然有人講述著中國故事。
回到紐約,正好是國內的除夕夜。我走進“唐人街”的一家粵菜館,一整隻“鴻運烤乳豬”在門口迎接客人的到來,裡面座無虛席。窗外街頭行人匆匆,有提著年貨趕回家的,有在挑選對聯和紅包的。對於海外華人來說,來到“唐人街”體會了濃厚年味,才算真正過了年。身在他鄉,我的心早已飛回祖國,這種感覺讓我心裡很踏實。當我在時代廣場的顯示屏上看到華人拜年的廣告時,當我看到不少外國人也在慶祝中國新年時,內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上學期,我在社區做小學中文課的志願者,學生大多是華裔美國人。他們還沒有去過中國,卻對漢語和中國文化很感興趣,已經堅持學了三四年。學習漢語並不是件易事,我想,他們能夠感受到真實、生動的中華文化得益於眾多華人在海外的團結和貢獻。
畢業回國,我想成為一名教師。我會和學生們分享我的成長和收獲,也期望他們能夠成為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人。我們薪火相傳,讓中國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作者系美國紐約大學教育學專業碩士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