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高校實驗班:象牙塔裡的“試驗田”

2023年05月17日08:56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高校實驗班:象牙塔裡的“試驗田”

實驗班並沒有過多的政策傾斜,與普通班相比,實驗班規模更小,課程設置更有特色,更能滿足一部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彭磊——中國人民大學古典學實驗班負責人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ACM班迎來成立20周年紀念活動,高校實驗班、重點班成為民眾熱議的話題。近年來,各地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深入實施“拔尖計劃”、陸續建立特色實驗班等成為高校探索新型人才培養的主要抓手。

那麼,高校為什麼成立實驗班、重點班?這些實驗班、重點班如何培養人才?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高校相關負責人。

解決國家面臨的迫切問題

多數人認為,高校的實驗班、重點班是指高校重點培養的班級,能進入這些班級的都是拔尖學生,這些固有觀念其實帶著深深的時代印記。20世紀70年代,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回國。他針對當時國內的科研情況,向中央建議參照芭蕾舞演員的培養模式,在全國選拔十三四歲、有培養條件的少年,送到大學培訓,為的是培養一支“少而精的基礎科學工作隊伍”。

1978年3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以下簡稱中科大少年班)正式成立,此消息一出就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天才兒童”寧鉑等中科大少年班學員在當時被媒體爭相報道,成為全民勵志的典型。也是在這一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鄧小平在會上指出:“在人才的問題上,要特別強調一下,必須打破常規去發現、選拔和培養杰出的人才。”這是黨中央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肯定。

自此,以理工學科為起點,中國高校人才培養改革拉開序幕。中科大少年班的成功模式隨后推廣至國內其他院校,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陸續成立少年班,從青少年中選拔培養未來的科研領軍人才。

以中科大少年班為代表的實驗班,其培養模式主要為滿足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將課程學習與科技創新活動有機融合,同時會對某些學科進行強化教學,因此“個性化教學”“高強度學習”成為實驗班的標配。這種培養方式,是為了解決當時我國人才匱乏、技術落后的迫切問題,將有限的教學和科研資源集中起來,投入人才培養當中。

滿足當下社會的多元需求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單向度、專業化的人才似乎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當下多元化的社會需求。高校人才培養也在與時俱進,不斷探索目標多樣、各具特色的培養模式。總體上看,當前高校人才“試驗田”可分為三類:

一是延續中科大少年班模式,集中資源培養“優中選優”的青年人才。像文章開頭提到的上海交通大學ACM班、北京大學“智班”、浙江大學“圖靈班”等,他們都以培養該學科頂尖人才為目標,師資力量雄厚,科研資源豐富。諸多畢業生也確實成為了該領域有影響力的人物。

二是注重對學生的通識教育,發展其多元思維,擴展科研視野。北京大學在2001年提出元培計劃並成立實驗班,2007年又在此基礎上組建元培學院,初衷是對以往過於專業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反思。現代社會的急速變化對人才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培養適應社會未來需求的人才是元培計劃的重要目標。在教育實踐中,元培學院致力於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在建設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的同時,發展交叉學科專業。

元培學院之所以選擇這一模式,是希望學生基於內在興趣探尋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並在這一過程中學會作出選擇與承擔責任。為此,元培計劃一直堅持“雙自由”的原則,即學生在導師指導下自由選擇專業和課程。元培學院為此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探索導師制、完善新生教育、實行3—6年的彈性學制、縮減學分等。

三是發揮優勢,培養特色專業人才。2010年,中國人民大學發揮自身學科優勢,成立古典學實驗班並開始招收第一屆學生。“當初創建古典學實驗班是為了打破文史哲法的學科壁壘,探索以中西人文經典為核心的教育模式,注重對原典的深入閱讀,從而提升人才培養的厚度和寬度。”中國人民大學古典學實驗班負責人彭磊向記者介紹,成立古典學實驗班是有意識地探索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嘗試。

彭磊表示,古典學實驗班注重對中西古典語文的學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古典語言理解古代經典和古典文明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堅實的中西古典語文能力,以及深入理解中西經典和文明傳統的能力,進而造就“兼通中西之學,於古今沿革中外得失皆了然於胸”的新時代棟梁人才。

可以看出,當下高校人才培養改革雖然各具特色,但都注重學科交叉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實驗班建設還需不斷探索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進入高校實驗班、重點班意味著繁重的課業壓力、激烈的同伴競爭以及傾斜的教育資源。還有一些人擔心實驗班、重點班的培養模式會“揠苗助長”“急功近利”。

對此,受訪者都表示情況並非如此。彭磊介紹,學校在實驗班規劃階段考慮到了教學資源的平衡問題。“實驗班並沒有過多的政策傾斜,與普通班相比,實驗班規模更小,課程設置更有特色,更能滿足一部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彭磊說。

而元培計劃自創建之初就明確自身不是重點班,而是探索適合大多數學生的本科教育模式。“從實踐中也可以看出元培模式並不是傳統意義上重點班式的擇優選拔和重點支持,並不依靠給篩選出的個體投入更多資源,換得他們超越他人的快速成長。”北京大學元培學院院長李猛認為,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借助多元化的資源,盡可能支持學生自主探索,這是探求更具有普適性的教育模式的基礎。

“為了避免學生間過大的競爭壓力,元培學院近年來開始推行書院教育,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學生文理滲透、專業互補,鼓勵學生在交流合作中完成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以期弱化學業競爭的影響,注重個人的全面發展。在書院中,在人、事、物之間的真實互動中回看自我。”李猛表示,“目前書院制已經在國內許多兄弟高校推廣,並基於情況差異摸索出各自不同的模式。我們也非常期待能夠在相互學習交流中推動書院教育不斷發展完善。”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如何培養高水平人才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高校實驗班、重點班的探索還在進行,並不斷為高校人才培養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當前,各高校應通過考察交流,相互借鑒改革經驗,共同探索符合中國國情、順應世界潮流、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之路。

(實習記者 朱 璽)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