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鮮明的政治品格和強大的政治優勢,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兩個結合”“六個堅持”等重大理論觀點的深刻闡釋,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創新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這一深刻論述,對於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進一步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什麼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一方面的原因在於,馬克思主義是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實踐性、人民性、開放性,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辯証法、認識論、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另一方面的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人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創造性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重要概念和命題,並一以貫之持續不斷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也極大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庄嚴歷史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勇於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新時代10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黨採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集中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概括了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豐富發展。
二
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釋“兩個結合”,指明了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的根本途徑,揭示了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樹常青的奧妙所在。
2022年10月28日,習總書記在河南安陽考察殷墟遺址時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黨創新理論的‘根’,我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兩個結合’。”習總書記關於“兩個結合”的重要論述,是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歷程的經驗總結,深化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豐富內涵。實踐証明,“兩個結合”做得越好,理論創新之源就越豐富,理論創新之力就越強勁。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當代中國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中國式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明確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部署、戰略安排、戰略舉措,強調黨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關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有深刻闡釋和豐富發展,不僅強調“隻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而且概括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方面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並指出其“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尤為重要的是,報告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的重大課題和重要任務。
“貫通”“融通”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關鍵所在。習總書記深刻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與以人民為中心,“協和萬邦”“天下大同”與人類命運共同體……都充分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與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相融相通、相互映照、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充分印証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土壤,使馬克思主義具有民族性、本土性。同時,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傳播和中國化時代化,為中國傳統文化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現代性、世界性。兩者的結合,激活了中華文明,發展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推動創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奇跡。
三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一個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我們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基礎是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習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六個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我們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從而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六個堅持”,構成相互聯系、內在統一的有機整體,貫穿體現在“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的全部內容之中,深刻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刻揭示了這一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場、徹底的理論品格、獨有的精神氣質、科學的思想方法,為把握好、運用好這一科學理論的思想精髓、進一步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提供了“金鑰匙”,為繼續推進黨的理論創新解決了“橋和船”的問題。做到了“六個堅持”,我們對真理的認知就會更加深入,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貢獻就會更加顯著,就能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