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 著力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文化育人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戰略謀劃,特別對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進行整體論述、系統部署,將教育、科技、人才賦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重要地位。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思想引領、價值引領、文化引領,系統構建了石油精神、兵團精神、胡楊精神、工匠精神、志願服務精神為一體的“五種精神”文化育人體系,培養了一批批扎根新疆、扎根基層的優秀人才。截至目前,克拉瑪依校區三屆簽約就業畢業生中有超過50%選擇扎根新疆基層工作,以實際行動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時代之問。
探索形成培養“可堪大用、能擔重任”西部建設者的新經驗
校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為價值導向,開創了石油精神、兵團精神、胡楊精神、工匠精神、志願服務精神為一體的“五種精神”文化育人體系,培養了一批具有愛校榮疆情感,和能源報國志向的西部建設者。融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石油精神,充分發揮學校“雙一流”學科平台,深耕卓越工程師和工程教育近1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和資源優勢,在教育教學中全面融入石油精神和石油文化,提升了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行業歸屬感。秉承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鍛造學生“哪裡需要哪裡去,那裡艱苦哪安家”的優良品質。
校區傳承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扎根邊疆、甘於奉獻的胡楊精神,發揮扎根邊疆辦教育的特色,深入推進“課程思政+思政課程”建設,促進文化育人思政教育與人才培養的融合。培養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建設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理實一體化無縫銜接的教學和課程體系,整合校內外平台資源,實現多方共建共享共贏。發揮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深入挖掘新疆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助力新疆經濟發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探索構建新形勢下“政校行企援”協同育人的新機制
校區探索構建“校區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政府推進、對口援建高校融入”的協同育人機制,有效配置各方資源,切實為新疆經濟區域轉型升級培養所需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校區發揮自身在產學研合作、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吸引行業、企業協同參與﹔行業參與校區人次培養方案和職業標准的制定﹔企業參與專業建設、課程開發、實訓基地建設和技術服務提供等﹔政府在政策、資金、實習就業等方面,落實各項保障政策﹔充分發揮援建教師、銀齡教師的家國情懷和立德樹人的使命初心,帶領學生走進天山南北,深入廠礦企業、基層社區,引導學生了解新疆、熱愛新疆,進而選擇扎根新疆、建設新疆。
探索具有“石油味”“新疆情”的三全育人新路徑
時間上“全沉浸”,從新生入學直至學生畢業,“五種精神”文化育人貫穿大學生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悅納其精髓,不斷浸潤和提升文化素養。空間上“全覆蓋”,從教室、實訓廠房和公寓、食堂、標識導視系統,文化育人環境“全覆蓋”,處處充盈“五種精神”文化,使學校一室一舍皆有愛,一牆一路皆文化。
此外,課內外“全融通”,在第一課堂的必修課之外,建設政校企聯合思政教育基地,聘請省部級以上勞模為思政育人導師,通過具有新疆特色、石油行業特色的實踐教育,以及“企業導師”“勞模導師”的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勇擔時代使命,樹立扎根邊疆、服務基層的信念。校區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實現青春夢想。
(作者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原黨委書記、校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