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雞娃四件套”,該做哪些調整
“雞娃”你熟,但你聽說過“雞娃四件套”嗎?這個新名詞,指的是家有學生的“老母親們”常在體檢中發現有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部結節、子宮肌瘤這幾種與情緒、壓力高度相關的疾病。
盡管這只是一個笑中帶淚的自嘲梗,但家長們的焦灼與疲憊卻是“懂的都懂”。其實,當家長一旦為了伴學而踏上“二次進化”之旅,甚至“借娃之殼”重啟應試生活,多重壓力傳導下,家庭矛盾的不斷升級便在所難免。在“劍拔弩張”的親子關系背后,除了養兒不易的一聲嘆息外,還有什麼更值得反思與警醒呢?
焦慮,該不該傳遞?
“從一年級開始,我的孩子沒有虛度過一天,他連玩都是用碎片時間玩的……一個優秀的家長,一定是優秀的時間管理大師,一個優秀的孩子,也一定有時間管理大師式家長。”一個海澱媽媽在某音頻節目中自豪地說。
從感統訓練、雙語幼兒園,到填滿周末假期的興趣班﹔從掏空荷包購入原版書、專業樂器、各類課包,到砸鍋賣鐵買學區房﹔從接送上下學,到后排陪讀做筆記,再到辭職租房陪考……隨著“雞娃”故事頻頻涌入大眾視野,這個不含褒義的稱呼逐漸走向日常。越來越多的家長宣稱加入“雞娃”大軍,他們晒裝備、爭資源、拉群聊、建論壇。共享“雞血”的同時,也點燃了焦慮的狼煙。
“你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活得不如你嗎?道理大家都懂,就是零和博弈,但別人都‘卷’,你不‘卷’咋辦?”雷女士一語未落,周圍不少家長已頻頻點頭。
據教育部2022年11月15日發布的消息,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而在2000年前后,這一數字僅為100萬人左右。20年間,高校錄取率直線拉升,可家長的焦慮感不降反升。
“孩子的教育問題濃縮了家長的內心焦慮。有的家長在孩子面前10句話8句不離學習,尤其關注考試成績,動輒把‘中考人生分水嶺’‘高考決定命運’挂在嘴上,甚至有家長做折線圖統計孩子成績的漲跌。”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陳默說:“家長為什麼焦慮?他們既怕落后,又怕被超越,不自信又攀比心強,把競爭看成終極目的。”
與“熱鍋上”的家長形成反差的,是不為所動的孩子。
“你猜他為啥逃課?回家陪倉鼠!馬上初三了,一點都不知道著急。這樣下去,怎麼考得上學?怎麼立足於社會?”說起兒子小威,雷女士像被點了炮捻兒,瞬間“著”了。
採訪中,家長口中的孩子似乎有個“通病”——不知道著急。有的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眼看要遲到了,還慢條斯理地吃早飯、上廁所﹔有的表現為行動拖延:搗鼓幾個小時就是寫不動作業﹔有的表現為動力不足:升學考試在即,還想著“無關緊要”的事……總之,不管大人多心急,孩子卻像個“沒事人”。
在北京安定醫院心理治療師徐高陽看來,行動力低、愛拖延的孩子,往往是由於某種心理需要未被滿足。“有些孩子會把拖延、回避當作維護自尊的方式,他們擔心努力以后結果仍舊不理想,索性就不努力,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一些失敗的經歷讓他們內心產生了‘我很差’的感覺﹔有些孩子在潛意識中積累了憤怒、失望的負性情緒,拖延則是他們的被動攻擊行為(用消極、隱蔽的行為讓別人覺得著急、失望),這種情況多見於父母高強度管理的家庭。還有的孩子借此表達對家庭關系的期望。徐高陽說,最近,有個來訪者讓人印象深刻,她通過成績下滑吸引家庭矛盾的火力,以此來緩和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沖突。
徐高陽建議家長遇到這些情況時,首先要冷靜觀察,不要語言攻擊或渲染焦慮,而是思考孩子通過這樣的行為獲得了什麼樣的心理滿足,然后通過一定的親子互動給予改善,尤其是在孩子遇到學習或人際交往的困難時,要與他一起面對,給他力量和希望。
付出,還不能講回報?
恬恬今年剛上小學二年級,還在幼兒園中班時,她主動提出學芭蕾舞和鋼琴,得到了父母的傾力支持。“我們不想讓她有遺憾,找的都是很牛的老師,鋼琴也買了,學費花了六七萬,但最近她說沒興趣就沒興趣了……”恬恬父親話到嘴邊又忍住,緩了緩說,“遇上點兒困難就放棄,現在的孩子太不懂珍惜。”
由於深諳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當代家長總是慷慨地為此投入精力與財力,且常以壓抑甚至犧牲自我需求為代價。因此,不管是心理上的感恩,還是成績(技能)上的提升,家長總渴望得到充足的正向反饋,如若不然則難免感到寒心。
“我不適合跳芭蕾,老師說我太硬了,也不想學樂器了,樂理課我聽不懂。我以前能跟好朋友一起上課,現在都是一對一的課,越來越難,越來越沒意思了。”恬恬無奈地說。
“家長為子女付出、期待成才,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培養的方向和強度不合適,那麼孩子的熱情和耐力就會漸漸支撐不住。我們一直講因材施教,這是家長付出能有合理回報的基礎。”徐高陽說。
李女士與丈夫喬先生是典型的“學霸”。他們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學,畢業后李女士保研,丈夫直博。李女士說:“意識到父母是普通人、覺察到自己是普通人、接受孩子是普通人,三者之中最后一個最難吧。許多父母信奉‘考上好大學才有好未來’,卻忽視了影響孩子生活的其他變量,比如心理健康,名校學生抑郁輕生的案例還少嗎?再如親子關系破裂,我們身邊就有出了國就跟家裡斷交的例子,這是家長想要的結局嗎?”
說起父母的期望,喬先生講了個真實的“段子”:“讀博時,我爸給我提出一個希望——好好搞科研,將來當院士,我覺得很好笑,心想你咋不當市長呢?畢業后,我到華為工作,我爸又提出了新希望——爭取成為下一個任正非。”
“如果說我是父母抽中的大獎,這份幸運我不會期待再次發生在自己身上。”李女士目前是上海市浦東區某公立中學的教師,同時,她也是一個四歲孩子的母親,“家長自認為理所當然的期望,常常只是極小概率事件,孩子達不到很正常。就說‘上個好高中’吧,我們初中每年一千多名畢業生裡,能升入四校八校(上海排名靠前的高中)的,也就幾十人。”
在“用力過猛”的付出與高不可及的期待背后,家長不妨回憶一下“養娃”的初心。
“有些父母心理不平衡,覺得付出太多,回報太少,這時你應該問問自己為什麼要生孩子,是因為事業上不去了,全職在家沒事干,還是有了女兒想要兒子?把一個孩子帶到世上來,難道不是因為你有足夠的愛要給他嗎?孩子學習成績好,你要愛他,學習成績不好、社會成就不足,你更要給他家的溫暖,這才配得上做家長。”陳默說。
一些家長總是“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你爸這輩子就這樣了,你要用功,別走我們的老路”“你不努力,以后會和我一樣”……這些沉重的話語令人鼻酸眼熱。
“把對子女的付出當作對抗自己未經正視的自卑感的工具,這妨礙了孩子成長的獨立性,在心理治療中被稱為‘投射’,家長把內心深處的焦慮、自卑轉移到孩子身上,讓孩子被動承受、代為完成,這樣會在孩子心理上創造一個假自體,使他們按照父母或社會的期待去生活,假自體功能發揮得越多,孩子內心深處真正想要實現的東西就越少。”徐高陽說。
“不要把對孩子的付出和關愛當成要求孩子怎樣做、做到什麼水平的籌碼。”徐高陽表示,家長的愛是孩子成長的階梯,即使孩子沒有照著這個階梯走,或是走得不夠好,家長也不能把這個梯子撤走,不然,孩子會走得越來越小心翼翼、患得患失。
叛逆,難道是我的錯?
“th出現在單詞兩頭和中間的發音是不同的﹔was和did還沒講懂,現在又要給他講has got﹔什麼是單位1,怎麼找單位1……”作為六年級小學生小海的媽媽,侯女士練就了隨時開講的本領。
然而,升學大幕還沒拉開,小海就“厭學”了,試卷錯得離譜,侯女士看得心驚。“我把該說的都說了,能做的都做了,他都聽不進去,瞪著眼珠跟我吵。”這是侯女士一周之內第二次被兒子氣得“出走”,深夜坐在麥當勞大口吸可樂。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視野拓展,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形象不斷受到挑戰。與家長身份邊緣化相伴而來的是青春期的人生開始出現岔道口,不管不行、管又不聽,矛盾火速升級。採訪中,不少家長提到被孩子氣得身體不適的經歷。一個媽媽告訴記者,自己正在“喝中藥調理身體”。
作為兒科心理治療師,徐高陽平日接觸的來訪者年齡跨越6至18歲。“12至15歲的孩子是與家長矛盾最多的。伴隨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獨立性增強,同伴關系開始起作用,家長會覺得自己被邊緣化了。”徐高陽說。
“不要以為成績好的學生就沒有親子矛盾。”彭女士是重慶市某中學初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在近十年的工作之中,她見識過各種類型的家長。
“我的課代表最近徹底擺爛了,剛接這個班時,她是班裡第一名,人漂亮、家境又好,是大家口中的‘完美女孩’。”彭女士遺憾地說,“現在幾乎天天遲到,上課也不抬頭,成績過山車一樣下滑。”
“她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媽媽全職陪她,對她非常嚴格,小學時就經常陪她學到凌晨。最近,她媽再也管不住她了,隻好偷拍孩子在家的視頻發給我,比如刷牙時看手機、賴在床上不起來、對著家人歇斯底裡……發完還要囑咐我‘不要告訴她哦’。我建議她和孩子都去看心理咨詢,她又不肯。”彭女士說,旁觀者一看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可誰也不能代替她成為家長。
“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是需要學習的。”陳默說,“在同一性發展的關鍵期,他想知道‘我是誰’‘別人如何看我’‘我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想不好這些,他就很難有動力繼續往前走。高度聚焦讓孩子的成長環境變得不自然,控制、貶低會讓他們感到痛苦。越早把選擇權交給孩子,孩子就成熟得越快,越能成為一個強有力的人。”
說起好家長,彭女士一下就想起小源的媽媽,“小源的成績比較靠后,一次家長會后,他媽媽特意找到我說,小源心地善良、重情義,總能看到其他同學身上的閃光點,希望老師能多鼓勵他,不要隻用成績衡量他。”彭女士感慨地說,家長是最有機會了解和關愛孩子的人。
“青春期孩子的家長要記住一個核心原則——保証親子關系的穩定和安全,讓孩子相信父母是完全支持、積極關注他的,在他有困難的時候能夠給他提供幫助。有時候,放下一些威嚴和強硬,家長的功能可能會更強大。”徐高陽說。
在《我們怎樣做父親》一文中,魯迅先生將父母的愛概括為三點:理解、指導、解放。所謂理解,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不應一味蠻做﹔所謂指導,要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所謂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因為即我,應盡教育義務,教給他們自立的能力﹔因為非我,所以也應同時解放,全部為他們自己所有,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記者 陳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