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學習貫徹二十大 首都教育在行動

學習宣傳二十大,首都教育在行動

加強思想闡釋 展現時代擔當 首都高校扎實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2023年01月05日09:19 | 來源:宣教之窗
小字號

原標題:學習宣傳二十大,首都教育在行動|加強思想闡釋 展現時代擔當 首都高校扎實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首都高校認真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高校專業理論人才優勢,通過專業賦能、理論挖掘、研討實踐等方式,做好二十大精神理論研究闡釋,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辦學實際相結合,扎實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首都教育系統落地生根。

開展集中研討 推動研究闡釋走向深入

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式現代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術研討會舉行,來自全國高校的500余名師生在線參加了會議。此次研討會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工業大學聯合主辦,旨在深入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思想觀點、重要論斷、重要舉措,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闡釋走向深入。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沈千帆在講話中強調,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首都高校必須擔負起的重大政治責任。他要求,北京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要高水平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闡釋,高標准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工作,要高質量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

發表理論文章 聯系辦學實際形成生動實踐

首都各高校領導干部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重要指引,在各級各類媒體平台撰文,聚焦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多元化、多角度、多層次闡釋一流大學建設發展思路和教育理念,形成正向引導,發出行業聲音。

北京大學校長龔旗煌在《學習時報》刊發署名文章《聚焦科教興國使命 踐行高校時代擔當》。文章指出,教育、科技、人才之間緊密聯系、相輔相成。文章強調,高校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全力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創造引領時代進步的前沿科技﹔全速匯聚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建設推動國家發展的人才隊伍。

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副教授閻琨、清華大學校長辦公室講師江宇輝等在《中國教育研究》發表理論研究成果《探索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的大學人才培養模式 為科教興國戰略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撐》,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完善人才戰略布局”“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等論述,探索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的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融入人才培養和學科布局當中,加快各類型拔尖人才培養,為科教興國戰略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撐。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軍在《光明日報》刊發署名文章《賡續紅色基因 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文章強調“新征程上辦學治校,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理念,賡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品格,教育引導師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優良傳統,增強師生的志氣、骨氣、底氣,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 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文章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為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提供了新的表達內容、新的表述話語和新的價值內涵,也為中外文明互鑒和世界文明多樣性交流帶來新的話題、新的理念。外語院校要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培養更多“有家國情懷、有全球視野、有專業本領”的“三有”人才,為加強對話協商、促進合作共贏、增強交流互鑒、增進國際理解作出更大貢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北京語言大學黨委書記倪海東在《學習時報》發表署名文章《高校應擔當起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職責》。文章強調“高校具有文化積澱和人才儲備優勢,是理論創新的重要基地,應強化責任意識、整合各類資源、找准路徑渠道、形成集合力量,切實回答好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一時代命題。”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在《學習時報》發表署名文章《用科學的理論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文章強調“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准確理解把握其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並將其貫徹落實到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各領域。”

組織學術研討 聚焦二十大精神建言行業發展

為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要求,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舉辦“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新聞傳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端論壇,邀請學界同仁共聚雲端,探討新聞傳播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規律、創新模式、教育共同體建設、評價體系建構等話題。

中央民族大學舉辦第五期“新時代民族理論與民族工作”研習班,主題為“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時代民族理論與民族工作”研習班旨在從理論與實踐中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提供學理支撐,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家安全與治理研究院主辦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進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全過程人民民主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通過在線會議平台成功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等國內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27位嘉賓與會發言,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互相借鑒、共同進步,圍繞全過程人民民主展開學術討論與交流。

北京工商大學舉辦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建設的基本經驗暨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研討會,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展開學習研討,深度聚焦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建設,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與前沿性,集聚了網絡意識形態建設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為專家學者與學術新銳搭建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平台。

北京舞蹈學院召開BDA舞蹈論壇(2022),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以“新時代 中國舞蹈 機遇與挑戰”為主題,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位舞蹈藝術家和關注舞蹈藝術的各界專家學者,以中國立場與世界眼光,共同探討舞蹈藝術與舞蹈教育發展的當下與未來,加強對黨的二十大精神在舞蹈人才培養、產業、創作、跨文化傳播等不同領域的闡釋、貫徹和落實。

北京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北京鄉村振興研究基地共同承辦“北京農業經濟學會2022學術年會暨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以“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為主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針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核心關鍵問題開展了深入的學術探討,為推動中國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發展貢獻力量,為推進我國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貢獻智慧。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