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聯合大學黨委書記楚國清:將二十大精神融入“大思政課”格局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對鼓舞和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大會從戰略高度定位青年工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大格局中的結構方位和使命任務,並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一體部署。這些部署深刻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新時代新征程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強調與期待,極具戰略意義和深遠影響。
“大思政課”是新時代高校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育人理念、工作格局和育人方式。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
——高校如何深刻把握黨的二十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怎樣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務,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立德樹人“大思政課”工作格局,教育全體青年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在此背景下,現代教育報探訪了北京聯合大學黨委書記楚國清,一起來接收這滿滿的“干貨”吧!
北京聯合大學黨委書記楚國清
成立百人宣講團
洒播黨的創新理論的“火種”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學校有哪些舉措?
楚國清:黨委落實主體責任,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落實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學校“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結合起來,同破解發展難題,推動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結合起來,從專題學習、宣講巡講、交流研討、研究闡釋、課堂教學、宣傳報道、選樹典型、開創新局這八個方面,對廣大師生全面學習好、把握好、落實好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要求、做部署、抓落實,做好頂層設計。
注重學習成效。黨的二十大精神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我們要跟上時代要求、中央要求,必須在學深悟透上下功夫。大會召開前,學校黨委就提前作好學習規劃,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七中全會精神。大會召開時,學校組織全校教職工實時聆聽大會報告,第一時間學習大會精神。大會召開后,學校黨委及時部署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和教職員工理論學習,通過學校領導導讀、專家解讀、師生研討、理論研究等方式,保証學習內容全面准確。同時,針對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學校宣講團成員,開展集體備課,為在全校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熱潮奠定扎實基礎。
北京聯合大學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於11月11日舉行了首場集體備課會。
用好宣講載體。學校成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百人宣講團,面向全校師生開展立體化、分眾化、多樣化宣講,把黨的創新理論的“火種”洒播在師生中間。宣講團成員包含學校領導、二級黨組織負責人、優秀教師、優秀輔導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離退休干部及優秀學生群體。百人宣講團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時、准確地傳遞給每一位師生,讓干部師生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實現宣講全覆蓋。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
深化“大思政課”建設
近年來,學校依托教師黨支部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在黨的二十大會議召開后,學校的“大思政課”建設從哪幾方面發力?
楚國清:學校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大思政課”建設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既是政治宣言,又是行動綱領,開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境界,為高校新時代新征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新征程,高校必須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大思政課”建設體系,把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融入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學科思政范疇,納入“三全育人”體制機制,融入“大思政課”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豐富“五育並舉”育人體系、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和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內涵,實現高質量發展。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大思政課”建設機制。“大思政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時代之課、關鍵之課。要牢牢抓住教育者這個主體,把教師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完善“大思政課”建設機制的邏輯起點,用好所有課堂這個主渠道,挖掘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想教育元素,有機融入課堂。要發揮教師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帶領教師形成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研討機制。要善用“思政課、課程思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這個“大思政”格局,發揮育人合力。要用好社會這個載體,帶領學生們將學習和現實結合起來,用百年黨史的生動素材,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給學生講清楚“聽黨話,跟黨走”的內在邏輯和深刻道理。要進一步突出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突出青年工作這個戰略性工作,完善“大思政課”育人機制。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大思政課”建設的內涵。黨的二十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標注了新的起點,開辟了新的思想境界,開啟了新的歷史征程,擘畫了新的宏偉藍圖,為高校深化“大思政課”建設注入豐富內涵。高校師生要深刻認識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裡程碑意義,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深刻把握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的歷史責任,深刻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深刻把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任務,深刻把握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重要要求,深刻把握關於發揚斗爭精神、應對風險挑戰的重要要求,不斷豐富“大思政課”建設的內涵。
善用“大思政課”
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
學校開展“大思政課”建設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思想、組織和干部准備,也為高校以“大思政課”建設為抓手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基本路徑。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於深化“大思政課”建設有什麼意義?
楚國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大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方法指引。“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辟了新視野。
高校深化“大思政課”建設,必須帶領師生“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必須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書寫用黨的創新理論立德樹人的光輝篇章。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大思政課”建設提供了實踐指向。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高校必須著眼於高質量發展,健全“三全育人”體制機制,深化“大思政課”育人格局,構建“五育並舉”育人體系,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和高質量教育體系,把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深入服務於黨和國家的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必須鼓勵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厚植學校專業建設的根基,夯實專業發展的基礎平台,增強基於社會和市場需求的專業建設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以此推動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高水平成果轉化和應用、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進而帶動學校改革和事業發展全局,最終實現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輸出。
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為“大思政課”建設提供了工作主線。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工作直接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興旺發達。高校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任務,必須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為青年學生提供正確價值引領和有力精神支撐,用心用力用情引導青年學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黨的二十大推動高校“大思政課”建設進入新階段新征程,為高校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也必將轉化為北京聯合大學承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融入新發展格局,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和國家需要的實踐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