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泛講、創新學、扎實做
北京理工大學持續推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

連日來,北京理工大學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在教學廣度、創新力度和推進深度上下功夫,全校上下持續掀起學習熱潮。
抓實宣講質量 講深講透講好
11月4日,學校黨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中共北京理工大學委員會關於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施方案》,對持續深入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宣傳、把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雙一流”建設各方面、全過程作出系統安排,提出明確要求。
在前期學習的基礎上,按照學校黨委工作安排,各級黨組織、各部門迅速行動,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思想理論建設、與當下正在開展的中心工作、與辦學育人事業發展緊密結合,推動學習宣傳貫徹大會精神走深走實。
為持續深入推動學習宣傳貫徹工作,引導黨員干部師生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大會精神上來,學校黨委組建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由校黨委宣講團、教師宣講團、學生宣講團以及專家學者宣講團共同組成的“3+1”宣講團,形成了校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宣講、各方面師生骨干共同參與、專家學者強支撐的宣講格局。連日來,宣講團積極開展宣講工作,圍繞“一條主線”,重點做到“八個講清楚”,帶動廣大黨員干部師生不斷加深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把大會精神轉化為加快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的強大動力。
書記校長帶頭 闡釋大會精神
11月22日,黨委書記張軍到徐特立學院(未來精工技術學院)教工黨支部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支部教師黨員真抓實干、團結一心,強化一流育人理念,支撐高水平人才培養改革,為學校“雙一流”建設貢獻力量。
張軍表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好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全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張軍強調,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和學校發展建設相結合,徐特立學院、未來精工技術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作為學校推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排頭兵、生力軍,要始終保持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性,一體化推進學院人才培養改革發展,謀劃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11月4日,校長龍騰走進研究生思政課堂,結合一流大學建設和研究生成長發展實際,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勉勵研究生群體傳承紅色基因,勇擔強國重任,爭做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主力軍。
龍騰重點圍繞“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等重要論述進行講授。
龍騰回顧了中國共產黨百年科技強國的實踐與基本經驗,講解了建設一流大學、培養一流人才對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作用,勉勵研究生群體在奮力投身科技強國建設的征程中建功立業,立大志向、求大學問、受大歷練、擔大責任,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書記、校長率先垂范,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到分管部門、到聯系班級、到所在支部,帶頭深入學習領會大會精神,帶頭宣講解讀大會精神,帶動以大會精神指導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
“老”“少”齊參與 骨干力量講起來
11月18日,北理工舉行“學習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青年宣講活動,學校青年宣講團成員、睿信書院2020級本科生謝浩軒、自動化學院2021級博士生李依霏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分別就家鄉巨變、科技強國等主題進行宣講。為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見效,學校遴選30名優秀學生組成青年宣講團,通過青年學生視角講述奮斗故事,努力把學習宣傳活動做到廣大青年的心坎裡。11月以來,青年宣講團已開展宣講近30次。
弘揚“五老”精神,發揮“五老”作用。“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發揚‘忠誠敬業、關愛后代、務實創新、無私奉獻’的‘五老’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發揮余熱,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貢獻力量。”“五老”思政導師張敬袖談道。為充分發揮“五老”同志(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優勢,11月1日,學校舉行關工委“五老”思政導師聘任儀式暨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交流會。下一步,“五老”思政導師將結合自己經歷,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過去五年工作和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敢想敢為、善作善成,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創新學習方式 持續加溫升溫
既全面深入學,又創新方式學。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11月10日,“傳承紅色基因 雲回聖地延安”——青年學子“雲學”延安紅色場館活動啟動儀式暨延河聯盟高校師生“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會在北京理工大學舉行。“延河聯盟”九所高校師生代表參加了學習。
延安革命紀念館講解員通過遠程連線方式,為青年學子講授了“雲學”示范課。全體與會人員“雲參觀”了《偉大歷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歷史陳列》展覽,了解了場館和展覽基本情況,重點學習了延安時期黨的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相關情況。
11月18日起,學校陸續組織開展“學習貫徹二十大,同心筑夢新征程”網絡培訓班、喜慶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線上知識競賽、“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網絡知識競賽,引發了全校師生的關注和好評。
推動事業發展 團結奮斗作為
北京理工大學召開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座談會。 學校供圖
為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發展要求,系統實施“人才強校”戰略,11月18日,學校以“聚戰略科技力量 謀一流大學發展”為主題,召開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座談會。
校長龍騰強調,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落實到人才培養、人才強校、科技創新的辦學實踐中。學校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要主動融入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各單位要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高度重視匯聚戰略科技力量的重大意義和巨大作用,持續把人才優勢尤其是顧問教授效能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科技創新優勢和競爭發展優勢,不斷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
連日來,北京理工大學第一時間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到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工作實踐中,在教學科研一線、課堂上下、校園各處,廣大師生員工精神抖擻、意氣風發。
11月17日,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與重慶市聯合發布了項昌樂院士團隊研發的全球首款載人級兩座智能分體式飛行汽車工程樣車,可實現人員、貨物空地轉運的無縫銜接,具備更大的靈活性。飛行汽車技術負責人、機械與車輛學院副院長王偉達教授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為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前進方向,在科技強國、交通強國戰略和未來立體交通裝備重大需求指引下,團隊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工程樣車研制與試驗驗証近期取得關鍵進展。下一步,團隊將加快推進成果轉化和示范運行,將科技創新書寫在新型立體城市空間中。
11月18日,材料學院陳棋教授團隊以“Initializing Film Homogeneity to Retard Phase Segregation for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為題,在《Science》期刊上發表文章,揭示了鈣鈦礦薄膜材料初始均一性對薄膜及器件的穩定性影響,並在此基礎上制備了高效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是北理工今年以來在Nature、Science上發表的第5篇高水平論文。陳棋表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團隊將繼續瞄准“雙碳”目標,在鈣鈦礦光電材料研究領域積極探索,力爭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為早日建設能源強國貢獻力量。
近日,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黃佳琦教授、自動化學院鄧方教授、管理與經濟學院余碧瑩教授、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陳浩森教授獲獎,其中黃佳琦教授還榮獲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余碧瑩表示,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將持續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主動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迎難而上、守正創新、勇毅前行,當好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排頭兵”。
來源:北京理工大學微信公眾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