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校園,經開區中小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

2022年11月28日17:35 | 來源:北京亦庄
小字號

原標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校園,經開區中小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

  編排原創情景劇、開展“模擬政協”實踐課堂、設置宣傳欄……黨的二十大閉幕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小學立即行動起來,立足思政課和各種校園活動,將黨的二十大精神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從各學段學生實際出發,扎實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形成全覆蓋、多維度、大縱深、浸入式的學習宣傳熱潮。

  北京亦庄第二中心小學

  “大家好,今天我廣播的內容是《我眼中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大閉幕后,北京亦庄第二中心小學結合自身實際,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每周五午休時段的紅領巾廣播站開設“紅領巾講二十大”欄目,每期確定一個主題面向全校學生征稿,然后由學校少先隊員作為“廣播員”為全校師生講述新時代發展故事,增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針對性、實效性,引導學生立志修品行、練本領。

原創情景劇。 學校供圖

  同時,該校還通過師生共同參與編排原創情景劇《我愛紅領巾》、在學校陽光體育時間開展《紅領巾中國夢》校園集體舞、開展“一班一陣地”校園環境布置等活動,以體驗式、互動式等多種方式,把二十大報告精神提出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通俗化、具體化、可感化,使思政教育緊扣現實生活,直抵童心,激發學生為實現中國夢而奮發讀書。

  北京亦庄實驗中學

  同樣創新思政課教學方法的,還有北京亦庄實驗中學。為讓學生願意聽、聽得懂,更入腦入心,該校組織學生梳理十年來的國家成就,感受在黨的領導下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同時,帶領感興趣的高中學生通過興趣小組的方式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從理論層面深化理解。在校園活動方面,該校結合十年校慶和經開區建設三十年契機,以“非凡十年,我們一起走過”為題,通過展覽、征文等各種方式開展愛校、愛家鄉、愛黨愛國主題教育。

  此外,各學科還通過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際動手中體會綠色發展、培育創新精神的意義。“比如,初二年級借助steam跨學科活動,指導學生進行中國水資源的背景調查,在校內進行‘水循環’小游學,回到實驗室運用數據分析的方式進行學校用水量分析,運用實驗的方式探究冷凍法對於淡化海水的作用,並制作淨水器。”該校德育主任王菁菁介紹,這些活動培育了學生們的生態文明理念,激發了孩子們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積極性。

學生正在進行中國水資源的背景調查。 學校供圖

  人大附中經開學校

  本著“育人先育心,育才先育德”的理念,十二年一貫制的人大附中經開學校正致力於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小初高全階段一體化貫通,構建大思政課體系。針對不同學齡段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求知需求,該校中小學思政課各有側重、相互支撐。

針對不同學齡段學生開展有側重的思政課。 學校供圖

  在課程內容建設方面,小學階段重在開展啟蒙性學習,依托德育活動、少先隊活動、藝術形式和職業體驗課程,從班隊會、書法美術勞技學科以及趣味實踐裡帶領孩子感受國家發展。中學階段重在開展體驗性和常識性學習,依托市思想政治學科基地,初高中協同推進成立“雛鷹議事廳”,開發“模擬政協”校本選修課程,引導學生關注時代進步。在此基礎上,高中部組織學生收集我國近10年來的偉大成就、30年來的變遷等,通過主題課程方式與學生一起探究如何建設美麗中國新畫卷。“思政課是我校‘立德樹人’的核心課程,也是‘一體兩翼’特色課程體系的根基,承載著塑造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守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重要使命,在不同學段建立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思政課教育教學體系,將幫助我們實現不同階段性的思政育人目標。”該校相關負責老師介紹。

  打鐵還需自身硬。為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各校教職工也紛紛通過干部教師培訓、黨員學習等形式開展分層次、全覆蓋的全員培訓,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達到每一個黨支部、每一名黨員干部、每一名教師。

  北京亦庄實驗小學

  黨的二十大閉幕后,北京亦庄實驗小學六個黨支部第一時間召開線上討論會,交流、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和內涵,切實把廣大干部教師的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並將其與工作實際建立聯系進行深入解讀,尋求讓二十大精神在校內落地生根的有效路徑。

  “二十大報告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學生第一的理念,作為黨員教師,我們應在教育事業中不斷踐行自己的擔當,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指導學校內涵式發展的行動綱領,匯聚學校改革發展的磅礡力量,做好基礎教育發展文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該校德育副校長來曉梅如是說。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